01
应用背景
1.1 工程概况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赣州装配式构件预制厂招商项目合作方为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采用施工总包模式进行实施,在建设标准上,要按照“工厂化、自动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从设计到施工,高标准地建设好该项目。本项目部负责制梁场的建设、生产、管理、运营,为各总承包单位提供制+运+架一体化服务,先期为赣南大道四标快速路提供制+运+架一体化服务,约4101片小箱梁,收入约8亿元,同时考虑中远期规划。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赣州装配式构件预制厂总占地面积204亩,位于南康区龙岭镇黎边村,紧邻赣南大道,交通便利。场地布置按照“工厂化、自动化、专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标准要求,规划六大功能区:生产区(车间)、存梁区、拌合站、产业工人生活区、办公生活区及配套库房、试验室。其中,3个生产车间共布置9条自动化智能环形生产线,能独立快速串联钢筋加工区、制梁区、蒸养区、张拉区、横移梁区。
自动化智能环形生产线采用“液压侧模+活动底模+蒸汽养护”为核心配置的组合模式,引入信息化智慧管理平台、数控钢筋加工中心、全自动液压智能整体模板系统、智能振捣系统、鱼雷罐混凝土运输系统、自行式移动台座、智能张拉控制系统、智能控温控湿蒸养系统等八大先进智能制造工装设备。实现预制构件生产全过程安全可控、质量可靠、功效提质、文明整洁、低碳环保、绿色发展、职业健康。
1.2 数字化建设背景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不断融入绿色环保、智慧建造、信息化技术等理念,对装配式预制构件厂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数字化装配式预制构件厂的建设对于推动梁场发展实现“工厂化、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预制生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发展建设装配式预制构件厂势在必行。
1.3 建设目标
1)智慧化升级目标:通过装配式构件预制厂智慧管理平台应用,为企业输出一套可复制粘贴的梁场智慧化建设方法及推广方案,提升生产效率,实现生产过程精细化管控,达到降本增效的最终目标。
2)业务管理目标:通过装配式构件预制厂智慧管理平台,将各模块的应用数据统一呈现,形成互联;将过程数据实时通过BIM模型、图标、示意图等形式全方位呈现,通过智能硬件设备智能识别风险并预警,实时发现问题追根溯源,实现数字化、系统化、智能化管控。
3)经济效益目标:通过装配式构件预制厂智慧管理平台的落地应用,实现对制梁全工艺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全方位管控,实现数字化制梁管理,数据实时汇总分析,为决策层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形成一套可量化的经济消息分析指标。
02
应用成果分析
03
装配式预制构件厂智慧管理应用
3.1 整体概述
基于BIM的装配式构件预制厂智慧管理平台基于云平台对梁场生产全过程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通过对梁场现场施工、工序、人材机管理等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全面集成智能张拉、智能压浆、智能喷淋养护、智能液压模板等系统,提供一体化的预制梁场生产管理解决方案。综合应用BIM、物联网、人工智能二维码、5G通信传输等先进技术,以BIM模型为核心,对梁场生产全过程中的生产工艺、厂区管理、智能生产、大型设备安全监测以及文档资料、现场图片等信息进行融合和管理。
3.2 生产进度管理
1)生产管理
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结合广联达智慧梁场管理系统可以将梁的实际生产进度,与制梁计划进行校核,实时掌控生产进度。现场技术人员通过移动端扫描二维码填报的生产信息,多种角度直接查看现场生产现状、台座使用情况及占用信息,辅助进行生产排布决策。技术员在现场,可通过4DCloud小程序查看制梁及存梁台座的占用情况,并利用搜索功能,快速寻找需要架设的梁所在位置,效率提升30%。
2)进度反馈
施工员通过手机进行梁生产任务的管理,对准现场需要进行生产的梁片,一键扫码,进行工序信息的填报。当梁的工序状态发生变化时,或者当台座状态发生变化时,系统也会发送消息,提醒及时进行工序的交接。施工员通过手机反馈项目实时形象进度照片,完成工程量,数据通过后台自动汇总并计划对比分析。管理层查看生产首页识别进度风险,判断是否执行赶工措施,同时任务完成率也作为分包评价之一。
3)智能张拉压浆
通过物联设备监测实时获取每片梁的张拉压浆数据,数据及时、准确、全面、减少人工数据统计工作量;可视化监管降低压浆不合格率,提升质量;通过智能压浆设备应用减少人工数量30%,节约人力成本数万元。
通过物联设备监测能够精确获取预应力钢筋伸长量、预应力大小等关键张拉数据和压浆配比、压浆时长和压浆质量等关键生产数据,实现智能监控张拉/压浆全过程监测,保证施工质量。
4)智能蒸养
通过与现场现有的蒸养智能设备所传输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接,实现实时传输蒸养数据到智慧管理平台。实现蒸养过程中温湿度、蒸养时长等关键数据的实时监控,实现蒸养全周期智能化监控,使预制梁场的作业流程变得更加紧凑,降低工艺流程外的时间耗损30%。同时,通过对现场核心数据的监控,有效避免质量安全问题。
5)智慧模板振捣
通过与现场现有的模板智能设备所传输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接,实现实时传输模板数据到智慧管理平台。实时获取其预制构件的预制过程中的模板生产数据及模板开合状态等,精准还原其全生命周期,助力项目降本提速、提质提效。
模板安拆、模板清理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控,减少了人员投入50%,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3.3 安全环境管理
1)视频监控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所有在建项目远程在线监控,项目领导层能实时、直观的掌握项目现场动态情况。
2)AI蜂鸟盒子
对现场的未佩戴安全帽、反光带、明火、人员聚集等进行识别,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醒管理员,发起安全整改,将安全风险及时进行闭环处理。
3)龙门吊监测系统
采集起重量、起升高度/下降高度、大小行车运行行程、风速、抗风防滑装置等数据,可展示龙门吊的实时监控数据和监控统计数据,用户通过该页面可以查看所有龙门吊的数量统计、工时统计、报警统计及每台龙门吊的实时工况数据、报警数据、作业人员信息、设备信息和摄像头信息。
4)安全巡检
安全管理系统采用“云+手机移动端”实现安全巡检,包含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控体系。系统按不同维度对安全整改问题进行统计分析,将问题的重点核心直观反馈给管理者。安全问题100%闭环,安全0事故。
5)环境监测
通过实时值、小时均值、日均值的可视化呈现,辅助管理人员判断梁场短期、长期扬尘噪声保持力度,以便于进行针对性管理。特殊天气情况预警、影响天数分析等模块辅助梁场进行科学施工管理。
3.4 钢筋加工管理
通过“数字指挥调度平台”从原材到翻样,到加工配送,全部数据自动汇总传输,降低管理人员精力投入。通过手持设备进行原材出入库录入,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了30%;原材取用规范,简单操作,消耗清楚,实时了解库存信息。
翻样人员使用软件翻样,输入钢筋翻样单,依靠系统优秀的算法,自动输出最佳优化断料方案,形成格式统一的钢筋料单信息汇总表。
当电子料单制作完成,系统将其转化为智能设备可以识别的信号,通过网络直接传入数控设备中,工人获取加工任务,设备自动读取料单参数,严格执行加工任务。
配送品被赋予身份铭牌,手机小程序扫码点验,效率提升30%;一键生成配送单,时间节约率达到80%以上;配送全过程留痕,节约时间,方便查找及追溯。
3.5 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系统
通过应用速登宝+人脸考勤的方式加强人员实名制管理,对劳务人员信息资料进行有效快速整合,实现劳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化;累计录入总人数共3882人, 整体考勤率达85%。显著提高了人员管控效率,入场流程优化50%;劳务人员信息资料管理效率提升60%。
3.6 物料精细化管控
材料是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关键,通过大宗物资进场验收和废旧物资处理的监控,避免进场就亏和废旧物资处置不当,通过IOT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全方位管控物资进出场环节,发现供应商的供货存在偏差,对供应商的缺斤短量行为进行约束,同时所有材料进出场数据经过系统留存,做大数据分析,做到过程管控,避免事后纠纷,帮助项目进行材料的精细化管控。
04
下一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