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气监测站功能、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日期:2021-06-23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玉坤    

“目前我们的空气监测站中,城市站有1734个,全国的监测站加在一起大概有六七千个。我国的空气监测站,从功能、数量上看,都是位居世界前列的。”


6月22日,生态环境部宣教司举办生态环境监测相关业务知识讲堂。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肖建军介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40多年来,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建成,发展为覆盖全国各省份、涵盖多领域多要素的综合性监测网,实现了陆海统筹、天地一体,全国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环境监测支撑应急决策,成功应对伊春某尾矿库泄漏


所谓生态环境监测,是指以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对象,以准确、及时、全面反映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目的而开展的监测活动。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和生态状况监测,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环境监测数据是客观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治理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的基本依据。”肖建军介绍,在评估环境质量现状、预测预警环境变化趋势、监督排污单位达标排放等方面,环境监测均可提供相关服务。


“原先为了减少污染,有些地方的早餐摊都要关停,就是因为不知道污染从哪来。通过监测,可以做到问题精准、时间精准、区位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肖建军说。


应急监测是环境监测重要的分支之一,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决策支撑。“去年黑龙江省伊春鹿鸣矿业尾矿库泄漏事件就是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应对的成功范例。”肖建军表示,通过应急监测,准确捕捉到了污染带的位置、长度、峰值和移动速率,精准把握了污染团移动轨迹和污染物浓度变化规律,为应急处置决策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除此之外,环境监测对打好净土保卫战也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做好土壤污染详查技术支持、科学研判全国土壤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等。


重污染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达100%


大气、水的污染防治少不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助力。


在污染成因监测方面,通过对重点城市开展颗粒物组分相关监测、在污染期间开展气溶胶激光雷达走航监测、对78个重点城市开展vocs例行监测等方式,环境部门准确判断污染成因,从源头治理大气污染。


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对地方政府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起到“倒逼作用”。肖建军说,我国在168个重点区域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城市空气质量与空气质量改善程度“双排名”。“当年我国环保力量很弱的时候,通过实践发现,要通过公众监督倒逼地方政府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排名发布以后,各个地市形成了竞争气氛,地方政府真正把生态环境当成一件大事来抓。”


据介绍,我国拥有世界先进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体系,这是建立区域应急联动工作机制的前提,以便最大程度降低污染水平。“大家会发现,有时冬天明明天气很好,但城市却发布了针对污染天气的应急预案,这是因为我们有空气质量预报,可以预报未来7到10天的空气质量,提前做出反应。”肖建军介绍,通过国家-区域-省-市四级预报体系,我国重污染天气的过程预报准确率达到100%,级别预报准确率达到80%。


“十三五”期间,长江、黄河水质变好


环境监测显示,长江经济带的水质和黄河干流水质都有了可喜变化。


“十三五”期间,长江干流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各年均为100%,且ⅱ类水质断面比例持续上升。2020年,长江干流ⅱ类水质断面比例达到100%。


“也就是说,到2020年,ⅲ类水质消失,整个长江干流都是ⅱ类水质。水质的变化,是长江水生态变好的重要前提,抓好水质的下一步就是抓好水生态。”肖建军介绍。


2017年,黄河干流ⅰ~ⅲ类断面比例首次达到100%。2020年,黄河干流ⅰ类水质断面比例为3.2%;ⅱ类断面比例为96.8%,与2016年相比上升25.8个百分点。


2018年起,汾河干流主要指标浓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2020年,汾河干流8个国考断面2个为ⅰ类、2个为ⅱ类、4个为iv类。与2016年相比,汾河干流ⅰ类和v类断面分别增加2个和4个,ⅱ类和劣v断面分别减少2个和4个,总体已消除v类和劣v类断面。


西安、临汾等地监测数据造假,相关人员获刑


环境监测支撑了质量考核量化问责,按照季度告知、半年约谈、年度问责的机制,对空气质量明显恶化的地方实施量化问责,对工作滞后、措施不力、大气污染明显反弹的城市持续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


肖建军表示,为严厉打击环境检测数据弄虚作假,他们已经建立了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远程质控与现场检查、经费支付与运维考核相结合的机制。开展“双随机”飞行检查、现场比对和体系核查等多形式监督检查,建立多部门联动监督管理机制。


“在外部监督的一系列机制下,我们及时发现了西安、临汾等地多起监测数据造假线索,相关责任人均获刑。”肖建军说。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发展历程


初创期(1973-1980年)


1970年前后,我国相继发生北京官厅水库、松花江等水污染事件,鱼类大量死亡; 1972年,第一次国际环保大会斯德哥尔摩环境会议召开;1973年,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召开,环保事业起步。


1974年,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印发《环境保护规划要点和主要措施》:“在三、五年内,各省、市、区以及重点工业城镇都要建立和健全环境监测机构,担负起监测任务。”此后,第一批地方监测机构陆续在广东、北京、吉林等地成立。


1978年,中共中央批转《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文件明确,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是防治环境污染的依据。国家要加强环境监测和环境科学研究,并提出要组成一个现代化的全国环境监测网络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正式成立。


成长期(1981-2005年)


这个阶段,我国环境监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1980年,全国第一次环境监测工作会议在山东潍坊召开。


1985年,全国环保系统共建成1287个监测站(包括县级),各级环境保护系统监测站开始对水质、大气、土壤、噪声进行例行监测。


1995年,国家投资1.6亿元重点完善总站及64个重点省市监测站,并开始实施报告书制度。


1998年,开始发布城市空气质量周报。


2005年,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给我国整个环境监测系统提出警醒:前期对污染事故的处理能力不足。


发展期(2006-2012年)


2006年,第六次环保大会提出“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切实提高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能力,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2008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并成立环境监测司,为强化国家层面的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和实现环境监测的政事分开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机构保证。


2010年,环境保护部制定并发布了《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纲要》,地方纷纷建设监测预警体系。


“十一五”期间,开展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监测重点放在“总量减排”上。


改革期(2013年至今)


2013年出台“大气十条”:每月公布最差、最好的十个城市名单;建立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体系。


2015年出台“水十条”:每年公布最差、最好的10个城市名单和各省(区、市)水环境状况。


2016年出台“土十条”:开展土壤污染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这一时期,《生态环境网络建设方案》《关于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相继发布,推动生态环境监测数据归真,解决了生态环境数据和公众感受“两张皮”的问题。


2018年,组建生态环境部,整合分散的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统一行使生态和城乡各类污染排放监管与行政执法职责。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40多年来,监测发展为覆盖全国各省份、涵盖多领域多要素的综合性监测网,实现了陆海统筹、天地一体,全国监测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4
收藏
42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