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生态修复行业概况

   浏览:771    
核心提示: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 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的 1,931 个水质断面中,Ⅳ类、Ⅴ类以及劣Ⅴ类占比为 25.1%,部分区域仍存在黑臭水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 年全国地表水监测的 1,931 个水质断面中,Ⅳ类、Ⅴ类以及劣Ⅴ类占比为 25.1%,部分区域仍存在黑臭水体。河流流域方面,全国 1,610 个水质断面中,Ⅳ类、Ⅴ类以及劣Ⅴ类水质断面合计占比 21%,其中劣Ⅴ类占比 3.0%。湖泊(水库)方面,在全国110 个开展水质监测的重要湖泊(水库)中,Ⅳ类、Ⅴ类以及劣Ⅴ类合计占 30.9%,其中劣Ⅴ类占 7.3%。由此可见,我国河流和湖泊的水质虽在逐年改善,但水体污染问题仍不容忽视。

 

数据来源:2019 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水环境生态修复技术是改善水质以及对水体进行修复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该技术进行合理利用,一方面可以为水生生物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立,使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得到有效的恢复和提高,促进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河流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方法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

 

城市河道的水环境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河道水环境受着城市中人类的生活及城市工业发展的影响,很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加强城市河道水环境生态修复势在必行。

 

我国在河道生态修复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当前我国常用的河道生态修复技术包括:水量生态修复技术、河流连通性修复技术、水质生态修复技术和水生生物修复技术。其中水量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补水技术和生态调度;河流连通性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河道横断面结构修复、河床生态化和生态护岸;水质生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底泥生态疏浚、生态浮床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水生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水生植物修复、水生动物修复和增殖放流。

 

“十三五”以来,国家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要求加强对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以及“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和政策支持,并开启了生态修复行业新一轮发展。

 

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行业获得了较多的关注与扶持,但是从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额角度来看仍存在较大的上升空间。虽然我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呈上升趋势,但其占 GDP 的比重始终没有超过 2%,但是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环保投入占 GDP 的比重早已达到 2.5%以上水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政策大力支持的背景下,未来我国对环保治理的投入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因而生态修复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会进一步增大。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近年来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在 10%以上的增速,未来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会持续升高。按照这一发展趋势,2024年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7,000 亿元。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其他技术推荐

预约
4
收藏
42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

联系方式

联系人:楼先生

手机:13524505554

邮箱:peterlou@chcbiz.com

我知道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