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环通小程序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逐步建立并完善,环保行业如何通过碳交易获利?

   日期:2021-03-24     来源:世环通    

中国政府网消息,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开始施行,碳交易市场建设落地的脚步正在不断加快,已经是呼之欲出。近日,官方公众号“湖北生态环境”发文表示,全国碳市场将在6月底前启动线上交易。

   

   

根据天风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在全国性统一的市场落地之后,碳交易规模有望进入倍增阶段。国融证券的研报显示,预计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市值可能达到1500亿元,若考虑到期货等衍生品交易额,其规模或将达到6000亿元。

   

   

什么是碳交易?

   

碳交易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

   

碳交易示意图

  

 

碳排放配额的分发方式

  

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从2011年开始,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2017年):地方试点和探索全国碳市场的框架阶段;第二阶段(2017-2020年):全国碳市场的建设、模拟与完善阶段;第三阶段(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落地。

   

中国碳市场标志性政策文件明细

   

在此大背景之下,每个企业和行业都难以置身事外,头部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纷纷提出自己的碳中和目标,那么环保行业如何通过碳交易获利呢?

   

基于ccer的碳抵消机制,它允许控排企业购买一定比例的自愿减排项目用于抵消自身的超额排放,而这些自愿项目就包含污水处理、垃圾焚烧、户用沼气等环保行业领域,由此环保行业的这些传统项目可以通过碳市场获得一定的收益。

   


碳交易的机理示意图

  

 

国内试点市场配额交易价格(数据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1、垃圾发电企业通过碳交易获利

   

垃圾焚烧本身燃烧产生能量用于发电,虽然会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对标煤节约的二氧化碳量只有仍有显著的碳减排量,所以垃圾焚烧公司通过碳交易可以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空间。同时,受碳减排约束垃圾填埋将会降低比例,垃圾焚烧工艺也会渗透率至更高水平,行业天花板必将大幅提升。以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项目为例,项目年处理垃圾100万吨,焚烧厂预计余热发电4.2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14万吨标煤,发电量除供本厂用电外,其余送电网售电,年上网电量达3.2亿千瓦时。项目还可根据周边负荷要求,向周边居民供热。

   

2、垃圾填埋企业通过碳交易获利

   

垃圾填埋气是生活垃圾填埋后,在填埋场内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混合气体。垃圾处置企业可以实施填埋气综合利用,对垃圾填埋场区域填埋气进行收集、净化、发电,所发电量除自用外还上网销售。以成都市长安垃圾处置场为例,2019年,减少填埋场区1亿立方米可燃气体直排大气,发电机组年运行8000小时,年发电量2.08亿千瓦时,年上网电量1.76亿千瓦时。该案例通过利用垃圾填埋气发电,减轻了垃圾填埋场周边异味,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实现了“变废为宝”。

   

3、污水、污泥处置企业通过碳交易获利

   

未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定位不应仅仅被限于污染物去除,而应作为能源厂、资源厂、水厂和碳减排厂等发挥更显著的作用。污泥处理处置的技术发展主要有四条路径:①沼气能源回收和土地利用为主的厌氧消化技术路线;②土地利用为主的好氧发酵技术路线;③污泥干化-焚烧技术路线;④建材利用为主的污泥高干脱水处理技术路线。污泥处理后进行农林业和园林绿化等土地利用,可以回收氮磷和有机质,减少高能耗的化肥投入;而且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能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具有十分显著的固碳、减碳效果。一旦把污泥从污染物变成资源,就节省了很多碳排放指标,这样污水、污泥处置企业就可以参与ccer交易,为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

   

这些环保项目在污泥无害化处理、垃圾焚烧/填埋气发电、沼气处理等过程中,将甲烷这种温室气体人为地消除掉,从而产生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在国家发布的自愿减排方法学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第三方审定流程,将ccer减排量核证出来并上市交易。

   

世环会【国际环保展】将与6月2-4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本届展会以技术为核心,15万平规模汇聚1500家展商,现场展示超临界水氧化危废处置技术、协同超净化水土共治技术、“三废”一体化净化技术、污水总氮提标技术、污泥干化减量技术、污染源监测技术等环保前沿技术,结合线上技术展示厅打造环保产业链生态闭环,提供切实高效的合作商机,助力低碳减排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环保企业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应转变思想、抓住机遇、发挥专长,促进绿色低碳和生态环保的深度融合,助推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来源:世环会【国际环保展】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3
收藏
41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