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环通小程序

新风系统设计、选型、预算、安装和使用技巧

   日期:2021-11-29     来源:中国空净    
目前所提的新风,一般是指新风系统对室内进行有效的换气,过滤空气,提高空气品质,达到国家相关标准,并能降低空调的能耗,附加一些如其它让人体感觉到舒适的功能。

  新风量的设计标准与计算
  
  自然通风的通风量不稳定,当室外刮风和室内外温差较大时,通风量增加。反之减少。当自然通风匮乏时,室内污染浓度会超过标准要求。此时需要使用机械通风来增加通风量。住宅新风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按人数,一是按室内污染源(主要是装修污染)。按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设计计算。
  
  1) 按人数需要的通风换气量
  
  按人计算的新风量:按人数计算的新风量属最小新风量,需要必须保证。要保证室内co2浓度低于1000ppm,则需要保证30m3/h*人(取值《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的新风量。
  
  对于人数不恒定的房间(如会议室),取平均使用人数。平均使用人数一般不少于最大人数的50%。
  
  按人数计算新风量时有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整套房子满足还是每个房间都要满足。前者的情况是假设各个房间之间存在连通,二氧化碳等会达到整套房间内的平衡;后者则假设各个房间单独存在,相互之间没有影响。一般使用前一种假设,在各个房间之间使用透风槽,并采用集中回风。而后一种假设,则是每个房间单独送风回风。
  
  2) 装修污染需要的通风换气次数
  
  按污染量计算:当房间内有有散发污染的建材时,必须有相当量的新风排出污染,以保证室内空气达标。
  
  按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每1m3/h的新风可以排除0.1mg/h的甲醛,相当于0.8m2e1级木板产生的污染,或5m2e0级木板产生的污染。
  
  环保装修预评估:n2*s2+n3*s3≤a
  
  其中:n2为二类装修材料系数; s2二类装修材料使用面积; n3为三类装修材料系数;s3三类装修材料使用面积;a居室面积。三类装修材料使用面积;a居室面积。
  
  1住宅等的居室是指,住宅的居室、宿舍的寝室、销售家具或是类似商品的店铺卖场;2住宅以外的居室是指,学校、办公室、医院等其他的所有居室。
  
  过滤去除室外进入的pm2.5
  
  颗粒物是指悬浮在空气中微小的固体颗粒与液滴混合物。颗粒大于10μm的能够在空气中快速沉降,而肉眼可见范围是50μm。
  
  颗粒物的毒性与其物理化学性质密切相关。颗粒直径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吸附的化学组分越多,而且进入人体呼吸系统部位就越深,健康危害越大。颗粒物化学组分在机体内能够产生活性氧ros,通过诱导与催化多种化学反应,破坏细胞膜与细胞质中的脂类与蛋白质及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dna,从而造成细胞损伤或变异,导致衰老、疾病、癌症与死亡。
  
  选择过滤网时,要考虑维护方式,吊顶送风过滤网由于维护不方便,其检查更换周期最少应为半年到一年,因此不建议在机器内效率高寿命短的过滤网。如需配置建议使用带监控过滤网阻力系统,当阻力过高需要过滤网时发出报警信号,通知维护者及时维护或更换。
  
  选择过滤网等级时,应根据室内洁净度(颗粒物浓度)要求,更换周期,更换成本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室内空气品质数值在一天24小时之内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只有第二项是人可以控制的。使用空气品质控制器自动打开/关闭新风系统可将室内空气品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1、设计计算原则
  
  1) 在人停留时间超过3小时的房间要保证新风量30m3/h*p,在住宅内,是指卧室,无论大小,应该:主卧室≥50m3/h;其他卧室≥30m3/h。
  
  2) 人不停留的区域可以不考虑新风量,如楼梯间、门厅等。
  
  3) 局部通风的区域,如厨房、卫生间、设备间、洗衣间的通风单独计算,不在新风范围。
  
  根据上述原则,确定新风面积,根据换气次数和新风需求量确定每个房间的需要新风。
  
  2、新风类型
  
  1) 单向流新风系统
  
  单向流系统是基于机械式通风系统三大原则的中央机械式排风与自然进风结合而形成的多元化通风系统,由风机、进风口、排风口及各种管道和接头组成的。安装在吊顶内的风机通过管道与一系列的排风口相连,风机启动,室内混浊的空气经安装在室内的吸风口通过风机排出室外,在室内形成几个有效的负压区,室内空气持续不断的向负压区流动并排出室外,室外新鲜空气由安装在窗框上方(窗框与墙体之间)的进风口不断的向室内补充,从而使您一直呼吸到高品质的新鲜空气。该新风系统的送风系统,但无须送风管道的连接,而排风管道一般安装于过道、卫生间等通常有吊顶的地方,基本上不额外占用空间。
  
  2) 双向流新风系统
  
  双向流新风系统是基于机械式通风系统三大原则的中央机械式送、排风系统,并且是对单向流新风系统有效的补充。在双向流系统的设计中排风主机与室内排风口的位置与单向流分布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双向流系统中的新风是由新风主机送入。新风主机通过管道与室内的空气分布器相连接,新风主机不断的把室外新风通过管道送入室内,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所需新鲜、有质量的空气。排风口与新风口都带有风量调节阀,通过主机的动力排与送来实现室内通风换气。
  
  3) 全热交换新风系统
  
  全热交换新风系统是基于双向流新风系统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具有热回收功能的送排风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和双向流相同,不同的是送风和排风由一台主机完成,而且主机内部加了一个热交换模块,可快速吸热和放热,保证了与空气之间充分的热交换。排出室外的空气和送进室内的新风在这个全热交换装置里进行换热,从而达到回收冷量、热量的目的,节约了空调能源,在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4) 地送风系统
  
  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因此越接近地面含氧量越低,从节能方面来考虑,将新风系统安装在地面会得到更好的通风效果。从地板或墙底部送风口或上送风口所送冷风在地板表面上扩散开来,形成有组织的气流组织;并且在热源周围形成浮力尾流带走热量。由于风速较低,气流组织紊动平缓,没有大的涡流,因而室内工作区空气温度在水平方向上比较一致,而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层高越大,这种现象越明显。由热源产生向上的尾流不仅可以带走热负荷,也将污浊的空气从工作区带到室内上方,由设在顶部的排风口排出。底部风口送出的新风,余热及污染物在浮力及气流组织的驱动力作用下向上运动,所以地送风新风系统能在室内工作区提供良好的空气品质。
  
  地送风虽然有一定的优点,但也有其一定的适用条件。一般适用于污染源与发热源相关的场所,且层高不低于2.5m,此时污浊空气才易于被浮力尾流带走;对房间的设计冷负荷也有一个上限,目前的研究表明,如果有足够的空间来大型送风散流装置的话,房间冷负荷可达120w/㎡,房间冷负荷过大,置换通风的动力能耗将显著加大,经济性下降;另外地送风装置占地、占空间的矛盾也更为突出。
  
  5) 正、负压式新风系统
  
  a.负压式新风系统,工作原理:室内污浊空气从卫生间、厨房等区域排出室外;新鲜空气从墙体缝隙间进入。负压式新风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管道少,造价低,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b.正压式新风系统,工作原理:在室内中心区域产生空气正压区,持续不断地向室内送含氧量高的新鲜空气,从而将污染的空气从建筑四周挤压出去,形成空气置换。(此式为概念性系统)
  
  由此可见,根据新风系统安装环境的不同,选用的新风系统也会有些差异,只有选择适合自家的新风系统,才能达到最好的交换空气效果。
  
  新风系统的预算、安装、施工
  
  1、施工常见问题
  
  1) 使用小口径风管
  
  许多安装队从省事角度出发,喜欢使用小口径送风管,但不知道这样做会大大减少风量。同样风量使用不同直径的管道,其阻力相差巨大。以150m3/h风量计算,使用dn75,dn100和dn150的管道,每米直管道的阻力分别为:0.56pa/m,3.9pa/m, 15.4pa/m。以80pa机器风压计算,使用上面管道可输送的最长直线距离为143m,21m, 5.2m。
  
  还有过墙方式,2米管道过墙,分别采用dn100直管,两根dn75管道,一根dn75管道,u型过梁管道,软管过梁,过梁器,其风量分别为:195,176,160,142,132,89m3/h,其中过梁器的减小量大于50%。
  
  2) 管罩的选取
  
  室外管罩原则上应安装在容易清扫的地方,一般建议半年清扫一次。带防虫网的管罩更容易被杨柳絮等糊死,在不利清扫的地方不建议使用。一旦管罩被堵,通风换气量就会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3) 保温管道
  
  对严寒和寒冷地区,机器对外两个接口的管道都应该使用保温管道,以防止在管道外壁结露。对有除湿功能的管道,送风管道也需要做保温处理。
  
  2、新风系统使用常见问题
  
  为什么新风系统24小时开机?在有室内污染的情况下,长时间运行可以达到最低(平衡)浓度。如果间断运行,污染浓度是变化的,有部分时间会高于标准值。为了保证最好的使用效果,新风系统最好24小时开机。否则,每次开机,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最低浓度。
  
  用co2或voc控制新风系统合理吗?对以人均新风量做标准的系统来讲,这是合理的,因为co2污染随人来随人走。但是如果要考虑去除甲醛等材料污染物,就需要长时间开机,因为这种污染一直在释放没有停止。
  
  目前一些新风机厂家使用的voc传感器,不是室内空气标准中对应的voc,而是说不清楚浓度含量,以氢气标定的浓度,因此其数值只能说明,有一定含量的挥发气体存在,而不能确定是什么,有多大。举例,酒精会使voc浓度大幅度提高。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3
收藏
41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