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蓝”而上!直击攀枝花、德阳、内江大气攻坚现场
在当今社会,空气质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指标。臭氧污染作为大气污染中的一大难题,正悄然威胁着人们的健康与生态平衡。近期,四川盆地持续高温,臭氧浓度上升趋势明显,为有效遏制这一状况,四川省攀枝花、德阳、内江三市迅速行动,全面打响了一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举措,守护着城市的蓝天白云。
攀枝花:多管齐下,筑牢臭氧防控防线
攀枝花市积极响应,组织各部门、县(区)联合行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攻坚合力。面对臭氧污染天气过程,攀枝花市采取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措施。
工业源是臭氧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攀枝花市对 NOx 排放不降反升的重点企业迅速开展排查整治行动。环保部门深入企业车间,仔细检查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协商减排措施。对于一些存在环保隐患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整改,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城市道路扬尘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增湿抑尘,攀枝花市增加了城区道路洒水喷雾频次。在炎炎烈日下,洒水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喷洒出的水雾在空气中弥漫,不仅降低了道路温度,还吸附了空气中的灰尘,让城市的空气更加清新。
建筑工地扬尘防控同样不容忽视。攀枝花市紧盯各施工工地,督促其严格落实扬尘管控措施。要求工地设置围挡、物料覆盖、车辆冲洗等设施,从源头上减少扬尘污染。同时,积极协调路面铺设沥青项目,避开臭氧生成高峰期施工,避免因高温作业产生更多的污染物。
汽修厂等喷漆作业企业是 VOCs 排放的重点行业。攀枝花市督促这些企业规范管理,确保废气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环保部门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定期检查企业的废气排放情况,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此外,还督促加油站保障油气回收装置正常运行,采取夜间装卸油品的方式,减少油气挥发,从源头上控制 VOCs 的排放。
德阳:协同发力,精准锁定污染源头
德阳市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全力做好臭氧污染应对防范工作。
为了精准掌握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德阳市充分利用雷达扫描、走航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的“测管协同”。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快速精准地锁定污染源,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对于水泥、砖瓦、化工等涉气重点企业,德阳市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其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环保部门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加大对 NOx 和 VOCs 重点排放企业的监督帮扶力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制定错时错峰生产计划,减少污染物在臭氧生成高峰期的排放。
道路交通也是臭氧污染防控的重要环节。德阳市加强重点区域道路交通疏导,减少车辆怠速和频繁启停产生的尾气排放。同时,督促储油库、加油站等加强油气回收装置运行维护,确保油气回收效率。餐饮单位也是 VOCs 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德阳市督促餐饮单位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设施设备,定期对设施进行清洗和维护,减少油烟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内江:统筹部署,科学施策开展专项行动
内江市统筹部署、科学施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场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
内江市组织专业人员为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解决在污染治理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指导企业更换活性炭、完善治污设施运维台账,确保企业的 VOCs 治污设施能够严格按照要求运行,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浓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管,对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
扬尘污染防治是内江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之一。结合实际情况,内江市实施城区道路机械化清扫及洒水作业。环卫部门合理安排清扫和洒水时间,增加作业频次,确保城区道路干净整洁,减少扬尘污染。
对于重点 VOCs 排放企业,内江市实施清单化管理,根据企业的生产工艺和排放特点,制定个性化的错峰生产或协商减排方案。加强对加油站油气回收装置运行情况的专项检查和抽测,确保油气回收装置正常运行,减少 VOCs 无组织逸散。此外,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开展柴油货车路检路查及入户抽测,严厉打击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
在这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攀枝花、德阳、内江三市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护蓝天的责任与担当。他们迎“蓝”而上,多管齐下、协同发力、科学施策,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四川的天空将更加湛蓝,空气将更加清新,人民群众的生活将更加美好。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