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业公司异味达标扰民,探寻破局之道
近日,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一则来自四川德阳广汉市向阳镇网友的留言,引发了社会对于“达标扰民”这一棘手环境问题的广泛关注。网友反映,近年来,每到晚上或凌晨,当地总会弥漫着恶臭刺激性气味,怀疑是周边工厂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所致,并强烈呼吁当地成立督查组彻查企业及恶臭气味来源。这一留言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四川某纸业有限公司的异味扰民问题浮出水面。
异味扰民:居民之苦与企业之困
德阳市广汉生态环境局在收到留言后,迅速行动,会同高新区工作人员白天、夜间多次前往该公司进行现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公司烟气配套治理设施及在线监测设备均正常运行,大气污染物数据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然而,在厂区周边巡查时,仍能在公司下风方向间断性闻到轻微纸浆异味,在造纸烘干车间周边也能闻到一定程度的纸浆异味。
原来,该公司为全天性生产企业,废气持续排放。尽管各项污染物排放数据达标,但异味问题在夜间稍显明显。经分析,这主要是由于夜间气压降低,风向风力不稳定,厂区异味飘散至居民小区,而扩散条件受限导致异味区域聚集,从而影响了周边居民。由于网友投诉区域距离该公司较近,受风向和气压等自然条件影响,“邻避问题”尤为突出,公司纸浆特征异味对居民小区造成了达标扰民的情况。
对于居民而言,这种达标扰民的异味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夜晚本是休息放松的时刻,但刺鼻的气味却让他们难以入眠,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身体健康也面临着潜在威胁。而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并非故意排放异味,也投入了大量成本进行废气治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此前,德阳市广汉生态环境局多次邀请省内造纸行业废气治理专家团队,指导该公司对废气治理设施进行升级。该公司在造纸烘干车间楼顶增设了4组废气收集处理设施,用于收集处理造纸烘干废气。然而,在近半年的使用过程中,设施内部结构件表面出现锈蚀裂痕情况。为确保设施安全运行,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公司前期对4组设施逐个进行除锈防腐及加固施工,这一过程导致部分废气外散,进一步影响了周边居民。尽管目前公司已完成施工,处理设施已正常运行,且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夜间监测,厂界异味数据值较以往有所下降,远低于国家排放标准,但异味扰民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多方努力:探索治理新路径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德阳市广汉生态环境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要求该公司持续加强巡查力度,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并敦促公司在废气达标的基础上减少废气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求公司在专业治理机构指导下,确保现有处理设施达到最佳运行效果,有效收集处理异味因子,降低异味浓度。
同时,德阳市广汉生态环境局也加强了对该公司的监管力度。下一步,将加强对该公司的巡查频次,督促企业做好异味管控工作;不定时对公司外排废气进行监督监测,依法依规从严监管,确保企业始终遵守环保规定。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他们也在积极寻求解决方案。除了按照生态环境局的要求加强设施运行管理和异味收集处理外,还可以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探索更加高效、先进的废气治理技术。例如,研发新型的吸附材料,提高对异味因子的吸附效率;或者采用生物处理技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异味。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与交流,定期向居民公开企业的环保治理情况和监测数据,增强居民对企业的信任。
破局之策:多方协同共治
要彻底解决纸业公司异味达标扰民的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协同合作,形成合力。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对于恶臭异味的排放标准主要侧重于污染物浓度,而对于异味的主观感受方面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政府可以组织专家学者开展研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异味排放标准,将异味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纳入考核范围。同时,加大对环保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废气治理技术的创新研究。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执法力度,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企业作为污染排放的主体,应切实履行社会责任。除了加强自身的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外,还应积极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例如,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对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进行全过程监控和管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废气治理设施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分析和优化调整,提高治理效率。此外,企业还可以加强与同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分享废气治理的经验和技术,共同推动行业的绿色发展。
居民也应积极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一方面,居民可以通过合法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向政府部门反映异味扰民的情况,监督企业的环保行为。另一方面,居民也可以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减少垃圾排放等。同时,居民还可以与企业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协商、对话等方式,共同探讨解决异味扰民问题的方案。
纸业公司异味达标扰民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共同努力,协同共治。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一条既保障企业正常生产,又维护居民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居民不再受异味困扰,让天空更加湛蓝,让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