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环通小程序

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是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核心路径

   日期:2021-05-31     来源:中国气象报    

自中国公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学界关于这一话题的讨论和研究热度持续攀升。


近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张强教授课题组与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课题组合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题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2060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的论文,首次定量揭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及重点区域2015年至2060年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径,指出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根本改善具有决定性作用。


源头治理和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并重 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近年来我国pm2.5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然而,当前pm2.5污染负荷仍处于高位,伴随污染治理进程的深入,污染物减排幅度逐渐收窄,末端治理的减排难度日益增大,空气质量改善任务依然艰巨。


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指明了方向,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注入了全新动能。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部提出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的转变,通过降低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这一重大国家战略,项目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平台(cncap),首次构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年至2060年中长期排放情景,提出全国及重点区域未来pm2.5污染持续改善路径。


研究发现,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推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排放尽早达峰,加快散煤清洁化替代进程,同时持续推进非电行业、柴油机和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行业的污染治理工作,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同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pm2.5年均浓度可达到35微克每立方米的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未来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路径 核心为深度低碳能源转型


研究指出,由于pm2.5对健康产生影响的阈值极低,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pm2.5年均浓度指导值为10微克每立方米,而我国现行pm2.5标准相当于who第一阶段目标值(35微克每立方米),与who指导值尚有差距。由于空气污染对老年人的伤害更大,在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应推动空气质量长期持续改善,以达到全面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


2030年后,由于末端治理措施的减排潜力基本耗尽,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措施将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动力源泉,这也是项目团队首次提出并量化评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未来中长期pm2.5空气质量的改善路径,是我国空气质量达到who指导值的必经之路。


在碳中和背景下,到2060年我国将基本完成低碳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70%以上,工业部门终端煤炭消费比例低于15%,新能源车占比达到60%以上,民用部门能源全面清洁化。2060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约为6.8亿吨左右,在当前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减少90%以上。


多措并举抓住源头治理“牛鼻子” 推动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


贺克斌认为,下一步应当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发挥和提升能源结构调整在污染减排中的作用,加快能源清洁低碳化转型,逐步构建零碳能源体系。


研究同时指出,针对“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和依法治污”的重大需求,强化科技引领和机制创新,构建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的新一代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将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出发点,2030年后空气质量标准逐步与who相关标准接轨,引导空气质量从根本改善。


据悉,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该项研究。团队的研究为我国制定“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路线图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应对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提供重要参考。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3
收藏
41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