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环通小程序

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

   日期:2021-06-24     来源:聚光科技    

一、前言


随着全国各地化工企业“退城入园”行动,化工园区成为危险化学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最主要聚集地,环境污染重、环境风险高等问题较为突出。我国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决定了化工园区周边人口相对密集,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特别是有毒有害气体突发环境事件将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自2012年起,为防范和妥善处置有毒有害气体突发环境事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权益,生态环境部先后批复了全国多个化工园区作为预警体系建设的试点园区。各省份积极响应,先后在省内开展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试点示范。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紧紧跟随国家的发展脚步,为协助化工园区提高环境风险防范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先后承担了国家级试点福州市江阴港城经济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广东省试点沙田镇立沙岛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项目,在项目中总结了经验、提取了精华。


二、建设思路


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通过 “摸底数、建站网、搭平台、助管控”四步走的工作模式开展。


(一)摸底数:摸底排查,风险评估。通过监管现状调查、基础信息收集、企业工艺调查、移动走航监测、特征因子摸排等开展园区环境风险评估,梳理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筛选预警因子、识别风险单元、分析影响范围,为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提供基础。


(二)建站网:监测预警,数据收集。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结合优控因子筛选监测技术,布设“风险单元-企业厂界-扩散途径-环境敏感”四级预警网络,利用有毒有害气体预警平台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分级预警等功能,为环境风险管控提供监测数据。


(三)搭平台:多维研判,决策支持。基于监测网络和信息化平台,建立有毒有害气体四级预警阈值算法,打造环境风险溯源、扩散模拟、三维地图等模型数据库,数据异常及时调用、运算和展示,为决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四)助管控:风险防控,成效保障。建立第三方服务团队,配套预警发布、关联措施、质控制度等服务,采用任务管控流程实现分级处置,辅助用户处置突发事件。对于园区异常事件,通过预警平台实现第一时间预警,通过模型分析实现第一时间响应,通过服务团队实现第一时间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第一时间闭环,保障园区环境安全。


三、建设内容


结合化工园区风险底数调研现状,建立企业风险源、危险源、企业及周边风险点、厂界、园区界及敏感区监测感知体系,将自动监测网络数据实时回传到应急监控指挥中心的预警平台,并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三维空间 gis 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ai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建立预警管理平台,配套保障制度,科学实现“实时监控、预防预警、应急响应、辅助决策、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功能。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大部分,即“1个中心、1套平台、4级防控、n项制度”:应急监控指挥中心、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平台、预警监测站网、服务及配套制度。


应急监控指挥中心是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运转的中枢,实现了对企业环境安全风险的集中监测、异常预警、应急调度指挥等一体化管控;同时用于紧急事故日常监控、指挥调度、会商等。



图 1应急监控指挥中心效果图


预警监测网络采用多级防控的思路,风险单元-厂界-扩散途径-环境敏感点,同时结合移动走航监测,总体实现从源-扩散途径-受体的多级预警网。



图 2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预警监测网络


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平台本着“平战结合”的设计要领,采用先进技术,如三维空间 gis 技术、物联网技术、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等,既具备环境安全风险源头的预防、预警功能,又具备环境突发事故的处置、决策指挥调度功能,真正做到“平战结合,统筹兼顾”。预警平台四大特点是监测立体化、管理精细化、决策可视化、应急智能化,技术架构主要分为三层:感知传输层、业务支撑层和智慧应用层,可概括为“1+1+2+6”模式,即“一张网、一平台、两中台、六系统”。



图 3预警平台总体架构


预警平台以一张图的形式实现对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的预警防控以及应急处置。



图 4一张图模式


为保障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的正常运转,立足于化工园区发展实际,以流程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方法,在园区现有应急联动制度的基础上,优化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管理制度,提供相关运营服务。整体运营服务包含常规运维服务、数据分析服务、预警阈值研究与设定服务以及平台值守服务。


四、体系效益


建设化工园区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能够切实满足国家、各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的要求及园区复核的需要,同时能够为园区发展及园区产业升级转型提供有效的保障。建成并有效运转有毒有害气体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可实现以下效益:


1.提高事故预防能力,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避免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2.提高环境管理手段,加强大气污染的控制,有效节约污染的管理成本


3.降低环境污染隐患,健全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提高园区环境管理水平


4.加强部门协同联动,提高环境资源的利用率,优化园区的投资环境


5.改善园区及周边环境,提升园区正面社会形象,推进构建和谐社会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3
收藏
41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