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环通小程序

警钟!罚款50万+刑拘!监测数据造假摆烂信号有哪些?企业需要注意这5大事项!

   日期:2022-06-14     来源:羽白网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一批自动监控领域案例,其中企业弄虚造假手段换汤不换药。随着自动数据监测专项行动在全国的铺开,多地下沉深度排查,监察力度升级违法案例逐渐浮出水面,其背后隐藏了哪些信号?存在哪些常见违法情况?企业长线发展要注意哪些重点事项?

释放“加严”信号

yu bai wang

 

为保持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高压态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导作用。20226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6个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查处典型案例和1个第三方检测机构伪造比对监测数据查处典型案例,点名在线监测领域问题!

 

 

在以往生态环境部公布典型案例中,不少企业用替换水样、稀释水样、逃避监测、伪造数据等花招,干扰监测结果,在最新公布的一批案例中企业造假手段也是换汤不换药。

 

在线监测数据安全是工业排放监管的生命线,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数据上云企业联网,监管手段不断转向智能化、科技化,监管标准也不断转向标准化、严格化,更精准的手段结合更具体的数字化,让企业违法无所遁形,即使发生非企业主观行为的违法情况,也需要经历核查申诉等阶段,轻则影响环评等手续问题,重则影响企业生产,这次曝光也向企业释放了再度重要信号。

 

各级“加码”排查

yu bai wang

 

日前,生态环境部开展深入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处置、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专项行动部署,加大检查力度,严查相关违法行为。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利用大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非现场监管手段发现问题线索,坚持追根溯源、深挖细查,持续跟进案件办理进展,确保违法犯罪案件惩处到位,责任人员处理到位。

 

 

环境监测数据一旦造假失真,不仅会让企业在虚假数据的掩护下不加节制地排污,加重环境污染,而且会误导监管部门的决策和环保应对,给环境保护造成其他负面影响。可以说,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也是一种特殊的污染,会让环保治理效果大打折扣。深入、科学、精准、高效打击自动监控弄虚作假等三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具有指导示范意义,对仍存在侥幸心理,虚假治污、表面治污的违法违规企业和想方设法、包庇遮掩的运维人员敲响警钟。

 

注意“5”大重点

yu bai wang

 

自动监测设备受到的干扰越来越少,数据的准确率就会越来越高,也就越能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效支撑。近年来,生态环境部门不断加大投入,在很多重点排污单位设置了自动监测设施。然而在本次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第四批生态环境执法典型案例中也出现不亚于以往 撒药治污干扰监测结果的恶劣案件,使得自动监测设施沦为摆设。高压政策之下,违法行为为何屡禁不止?

 

 

生态环境部、最高检、公安部的三部门行动也意味着未来监测数据打击监测数据造假案件只会更严,不会出现松动,随着监管的趋严和打击治理力度的加大,一些企业针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时往往使用一些反调查措施,使得数据造假行为变得更加隐蔽,监管部门的调查取证难度也不断加大,相关违法犯罪打击手段也道高一丈升级执法监管手段,卫星上云等高科技、高精准吨的手段不断出台,让仍在摆烂的企业需要放下侥幸心理,不再弄虚作假。但监测数据的法律责任由政府、企业及第三方共同构成,由于技术壁垒及相关安全考虑,有些不透明的问题和环节,也常容易出现问题,那么企业想直面监测数据问题时又需要关注哪些注意事项呢?

 

1、定期进行自检,注重第三方机构的筛选
企业作为被监管主体,有义务进行自检自查,定期查看运维人员的运维记录,一旦遇到问题主动上报及时配合运维人员进行解决,避免无谓的风险。并在日常运营中加强对在线监测中介机构的筛选,不能仅根据中介机构编制的监测报告进行监管和执法,更不能依赖第三方监测中介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违反技术规范,对伪造检测数据出具检测报告等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处,形成震慑。

2、明确责任人及需承担的法律责任

 

由于污染源自动监测控设备有着极强的专业性,易在日常运行情况和维修中出现纰漏,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违法情况,一旦出现问题企业负责人与第三方运维公司都将承担相应环境行政法律责任。

 

 


3、加大督察力度及范围

 

普法千遍,不如执法一次;动员千遍,不如执行一次;执法一次,警醒一大片。对于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严格依法查处,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从而发挥震慑效应。只有随着环境执法的力度的不断加强,违法成本的不断加大,才能最直接的促进工业企业提高对环境违法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同时要求环保企业提高治理效果,更规范地运营,才能更好的规避法律风险。

 


4、 加强“双随机”,提高执法威慑力

 

在线监测设施弄虚作假,目的就是为了掩饰超标排放的违法行为,如果能做到达标排放,就不需要花这么多歪心思去造假。而超标排放的现实原因,就是不正常使用污染防治设施,甚至是根本不使用污染防治设施,为了省污染治理的钱,让污染防治设施、在线监测设施,成为应付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执法的摆设,甚至成为超标排污的掩护。

 

生态环境保护监督、检查和执法,不能止于看看企业是否有环保设备,是否有在线监测设施,在线监测设施与是否生态环境保护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靠企业自己的监测报告来报告其排放超标了,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因此,要通过随机抽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执法机制,提高执法效能,从而提高执法的威慑力。

 

 

这也就意味着每个企业的头上都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企业不知道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哪一天会来执法检查,而且一旦被抓住在线监测设施弄虚作假,会有严厉的处罚,甚至被拘留、被判刑,企业自然不敢违法,从而增强守法自觉性。

 


5、加大警示力度

 

”十四五“期间,数据准确性要求将达到一个新高度,提升对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打击能力,既能在具体监管过程和案件办理过程中有效惩治犯罪,排除干扰,“拨正”数据,也能在更大范围内形成震慑警示效应,倒逼更多排污单位增强自律意识,守住底线,敬畏自动监测机制,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和排污行为。如此,自动监测设备受到的干扰就会越来越少,数据的准确率就会越来越高,也就越能为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效支撑。

 


环境执法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强,打击力度逐步加大,未来还将有更多的罚款、刑事处罚等相关法律处罚添加进来,环境违法的成本大大增加,将促进工业企业规范治理、规范监测,从而进一步释放环境治理的需求,环保企业也应该注意到这一趋势,提高治理效果,更加规范地运营,从而规避法律风险。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3
收藏
41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