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环通小程序

《陆海统筹,法治护航:我国海洋生态保护新篇章》

   日期:2024-01-17     来源:科技日报    
本文导读: 文章指出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但陆源污染仍为主要挑战。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聚焦陆海统筹治理,压实地方政府环保责任,强化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及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制度,并借助新技术提升监测与管理水平。通过一系列举措,我国正全力念好海洋环境治理“紧箍咒”,力保海洋生态持续向好,守护蓝色海湾的美丽与生机。

图为秦皇岛北戴河。 视觉中国供图

即使在冬日,浙江省宁波市梅山湾依然天朗气清、水碧岸绿、鱼鸥翔集。通过“陆海统筹、河海兼顾、上下联动、协同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曾经海水常年浑浊,泥路和荒滩遍布的梅山湾,现在已经成为拥有生态岛礁和绿色海岸的蓝色海湾。不久前,梅山湾入选第一批浙江省美丽海湾名单。

梅山湾环境的变化是我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缩影。为了改善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防治污染损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海洋环境保护法),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赵柯说,新海洋环境保护法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坚持陆海统筹、区域联动。这对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系统强化海洋监督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洋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十三五’以来,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海水优良水质比例由2016年的72.9%上升至2022年的81.9%,水质呈现稳中向好趋势。我国海洋治理体系更加健全,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规划科技处副处长李方说。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国累计修复海岸线1500公里、滨海湿地3万公顷。我国红树林面积恢复到43.8万亩,比本世纪初增加了10.8万亩,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崔书红说,通过持续加大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力度,我国建立起以自然保护区和海洋公园为主的海洋生态保护体系。全国近30%的近岸海域和37%的大陆岸线均已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范围,海洋生态状况总体得到改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盐沼等典型生境退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珍稀海洋生物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海洋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海里,根源在陆地。”崔书红说。

“我国监测数据显示,陆源污染占海洋污染来源的80%以上。”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授陈海嵩说,陆源排海污染物在短期内集中排放入海,因水交换能力弱等原因,往往会在近岸海域留存较长时间。这会对近岸海域水质产生深远影响。

陆源污染防治已成为海洋环境保护中的关键一环,新海洋环境保护法专门设立了“陆源污染物污染防治”专章。为切实将新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制度落到实处,生态环境部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23年11月,《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排污口分类》等3项标准发布,指导各地规范开展排污口分类、溯源、信息采集与交换工作;同年12月,《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 名词术语》发布,为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支撑。

以山东省为例,目前山东已完成2万余个入海排污口的整治工作。40条国控河流入海断面全部达到Ⅳ类及以上水质,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超过90%。通过排查入河入海排污口,全国12.2万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得到解决。

打造陆海统筹治理闭环

赵柯说,新海洋环境保护法聚焦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总结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经验,有许多制度创新和务实管用的举措。

例如,规定沿海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对其管理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负责,实行海洋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新海洋环境保护法还规定,对未完成海洋环境保护目标的海域,省级以上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可采取区域限批、约谈政府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等措施。

“这些规定将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为地方政府落实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任务和目标措施加紧法律的‘紧箍咒’。”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胡松琴说。

新海洋环境保护法还确立了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制度,要求划定国家环境治理重点海域及其控制区域。沿海省市要制定其管理海域的实施方案,开展综合治理等。“这将为巩固前期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深入实施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持续改善重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保障。”胡松琴说。

部分海洋垃圾难以降解,不仅影响岸滩环境和公众的亲海体验,还会损害海洋生物栖息环境,威胁海洋生物多样性。胡松琴说,针对海洋垃圾这一突出的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新海洋环境保护法确立了海洋垃圾污染防治制度。法律要求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清理制度,统筹规划和建设陆域海洋垃圾接收、转运及处理的相关设施,建立海洋垃圾监测、拦截、收集、打捞、运输、处理体系。

“这些规定体现了系统治理的思路,通过拦截、收集、打捞已经进入海洋的垃圾并上陆地处理,形成海洋垃圾陆海统筹治理的闭环。”胡松琴说。

新技术让海洋监测更智慧

近年来,卫星遥感、信息化等新技术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023年11月16日,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成功发射,可对全球海洋水色等环境要素实施快速观测。该卫星不仅具备与海洋一号C卫星、海洋一号D卫星在轨组网运行应用的能力,还能利用卫星配置的海洋水色水温扫描仪、中分辨率可编程成像光谱仪、海岸带成像仪、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对海洋环境监测、海岛海岸带调查、海域使用动态进行监测。此外,新一代海洋水色观测卫星的升空还有助于推动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领域的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支撑着各地对海洋的保护修复与精准治理。在福建省福州市滨海新城,“生态云”信息管理平台下的清华大学亿级像素阵列相机实现对海湾宽视场、超视距的全时全域拍摄,清晰监控海面垃圾情况。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生态云”信息管理平台可对摄像头获取的岸线图像进行智能识别,分析海漂垃圾类型、数量、位置,并自动截图记录,形成台账。此外,借助平台,当地可以将海漂垃圾信息派发给相应岸段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调度“海上环卫”队伍精准清理垃圾,推动海洋垃圾从“有人管”向“管得住”“管得好”转变。

在秦皇岛湾北戴河段,为保护“沙软潮平、红顶素墙、海鸟啁啾”的优美滨海生态景观,秦皇岛市组建赤潮、绿潮生态灾害防治专业队伍,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重点海域生态环境监测,研究赤潮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技术,更新设备和治理材料,提升赤潮应急消除处置能力。当地还建立海洋环境专家会商工作制度,会商成员由生态、气象、海事等部门及技术支撑单位专家组成。他们对重点海域水质变化和海洋生态灾害形势等进行分析研判,推动决策科学化。

“希望通过新技术,让海洋监测的‘眼睛’越来越明亮、‘耳朵’越来越灵敏、‘大脑’越来越智慧。”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说。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4
收藏
42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