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老化敲响安全警钟——燃气安全系列调查

   日期:2024-12-31     来源:新浪财经    浏览:127    

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旧管网改造和燃气安全专项整治的持续推进,虽然燃气事故数量和伤亡人数有所减少,但部分地方管网老化严重、管网泄漏监测能力不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存在,使得燃气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为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旨在加快开展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工作,并在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这一任务。

 

管网老化问题凸显与政策响应

在我国许多城市,随着燃气管道长度和使用年限逐年增加,管道老化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对有安全隐患的老化管道进行更新改造迫在眉睫。根据应急管理部2022年的数据统计,全国近10万公里的管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中国城市燃气的大规模开发始于2000年左右,目前大部分县级以上城市都铺设了燃气管道,其中一些运行超过20年的管网和设备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亟需淘汰更新。为此,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在2023年发布的《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中提出,要立即整改“问题管网”,并确保安全运行。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也强调了加速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的重要性。

 

典型案例分析

2021年6月13日湖北省十堰市发生的重大燃气爆炸事故为例,调查表明,事故直接原因是天然气中压钢管因严重腐蚀破裂,导致泄漏的天然气在建筑物下方河道内的密闭空间聚集,并遇到餐饮商户排油烟管道排出的火星引发爆炸。此类事件提醒我们,对于老化的燃气管道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悲剧的发生。

 

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尽管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燃气管道老化的问题,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施工难度大:市政道路和小区地下空间管网密布,增加了管道改造的复杂性和难度。

协调困难:工程开挖等手续办理协调难度大,部门审批手续耗时长,居民配合度不高。

资金压力大:持续的“气价倒挂”和缓慢的调价进度使燃气企业陷入经营困境,影响其安全投入,延误更新改造进程。

“瓶改管”推进难:对于沿街餐饮店来说,“瓶改管”的安装费用高,且需要购置价格较高的可燃气体报警联动切断装置和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燃气具,这增加了改造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家建议: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动燃气企业加快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

建设燃气管网数字地图和风险监测预警平台,推广智慧巡检手段;

“带病运行”管网改造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协调联动;

加强全过程燃气安全监管,加强对燃气管线周边施工的监管和技术交底;

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识,增强他们对燃气管网改造的支持和参与度。

结论

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不仅是提升市政基础设施韧性安全水平的关键措施,也是防止风险隐患演变为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通过资金投入、审批流程优化和技术支持全方位的改善,可以有效提高燃气安全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增进公众对燃气管网改造必要性的理解和支持,是筑牢燃气安全防线,切实提升城市安全韧性的关键所在。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收藏
7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