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城市生命线,如何建立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

   日期:2025-03-04     来源:南京安透可智能系统    浏览:119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地下管网管理的复杂性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构建数字底座、建立“一张图”体系的解决方案。通过政策推动和技术创新,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的全面整合与智慧化管理,从而提高城市排水防涝和应急管理水平,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正文

城市地下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城市给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等各类资源的输送任务,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然而,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地下管网系统日益复杂,管理难度不断增大。管网老化、破损、淤堵等问题频发,给城市安全稳定带来了巨大隐患。

为应对这一挑战,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构建城市地下空间数字底座,建立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已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体系的建立,不仅能够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的全面整合与可视化展示,还能够为管网的科学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政策推动:绘制地下管网“一张图”

近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网的建设与管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涵盖管网类别齐全、基础数据准确、数据共享安全、数据价值发挥充分的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这一意见的出台,为智慧管网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建设方向。

具体而言,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的建立需要涵盖管网网络、管网属性信息、管点设施、管网状态以及其他辅助信息等多个方面。通过全面普查和检测,形成完整准确的城市地下管网资料,建立完善的地下管网数据库。同时,结合城市三维模型,实现地上地下管网信息的无缝对接和一体化展示。

地下管网“一张图”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

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的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管网网络、管网属性信息、管点设施、管网状态以及其他辅助信息等多个层面。其中,管网网络以不同的颜色或符号表示管网的走向、连接关系和拓扑结构;管网属性信息包括管网材质、管径、埋深、使用年限等关键参数;管点设施则显示了与管网相关的各类设施,如阀门、井盖、消防栓等;管网状态则实时展示压力、流量、水位等关键数据,为管网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其他辅助信息如地形、土地利用等,则为管网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背景信息。

意义

1. 物联感知,数据驱动分析决策

依托于管网机器人巡查以及埋设在地下管网上的各种传感器,地下管网安全运行监测系统能够实时感知管网运行状态,形成集“在线监测—安全预警—巡查养护—案件管理—指挥决策”于一体的城市地下管网安全运行监测机制。这一机制为各部门提供了安全事件辅助分析、安全等级风险评估等分析报告,为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撑。

1. 主动运维,降低管网安全事故风险

通过对管网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获取管网运行实时数据,实现对城市地下管网运行状况的透彻感知。通过深度挖掘管网设施运行规律,能够确保安全隐患“早发现、早防范、早处置”,从而实现地下管网运维的主动式安全保障。这一举措有效降低了城市运行安全事故的风险,保障了城市安全稳定。

1. 智慧协同,提升城市排水管网智能化水平

城市水生态环境治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建立跨部门的智慧协同机制。借助在排水设施关键节点布设必要的智能化感知终端设备,结合智慧城市建设需求,建立完善的排水设施地理信息系统和排水防涝智慧管理平台。这一平台能够实现对整个排水系统的全面管理和控制,提高城市排水管网智能化水平。例如,安透可的“管网大脑”运维平台,通过一站式管理实现管网实时动态监控、预警、调度等功能,为城市排水管网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1. 隐患排查,实现管网精准定位与治理修复

以管网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安全管理为核心,开展管网周边环境及管网自身隐患排查工作。通过精准定位管网淤堵、腐蚀、破损、泄露等隐患,建立管网健康档案数据库,为管网权属单位提供精确的作业位置。同时,精确锁定雨污管网错接点及市政污染源,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提供精准数据支持,确保管网基础设施安全可靠。

1. 精准调度,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

以排水分区为单元,找准各片区可能的系统性、关键性内涝风险及内涝防治薄弱环节。通过分层级、按时序对后续设施建设完善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提出建议,并在重要节点配套建设智能监测、感知设备。这一举措能够提前发现防汛安全隐患,为系统提升城市内涝防治能力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通过精准调度和科学管理,有效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

结语

城市地下管网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安全稳定和发展质量。构建数字底座、建立地下管网“一张图”体系,是推动城市地下管网科学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政策推动和技术创新,实现地下管网信息的全面整合与智慧化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城市排水防涝和应急管理水平,还能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城市地下管网管理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收藏
7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