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经过艰苦努力,农村的河道终于恢复了清澈,但如何避免它们再次变成臭水沟?如何确保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得到持续有效的保护,并让更多人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来?
问:农村的河道好不容易治好了,怎样才能防止它们又变回臭水沟?能否动员大家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清澈?
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农村水环境的要求也日益增长。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生态环境部与其他相关部门联合修订并发布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旨在指导各地有效治理并长期维护农村黑臭水体,促进村民共同参与管理。
建立巡查和保洁制度
l鼓励将河长制、湖长制扩展到村级层面,设立专人负责定期巡查和清洁水体。
l定期清除水面漂浮物(如垃圾、枯枝落叶等),并清理影响水生态的植物、沿岸生活垃圾、塑料废物等。
建立村民参与制度
l将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与管理要求纳入村规民约,激发村民参与设施维护和监督的积极性。
l公示排查及治理情况、长效管护机制等信息,使村民能够及时了解相关进展。
建立社会监督制度
l各地市级相关部门应通过政府网站等平台,公开新增纳入国家和省级监管清单的水体及其治理情况,接受公众监督。
此外,生态环境部与人民网合作启动了“环境美不美?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建议”征集活动,欢迎公众就农村黑臭水体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问:城市周边的乡镇污水处理相对较好,但在偏远地区执行力度不够。那么,如何有效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答:生态环境部秉承“问需于农”、“问计于农”、“问效于农”的原则,着重解决群众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那些直接影响居民生活的河塘沟渠。
清单化管理
l建立任务、销号、问题三项清单,对水体进行动态排查,并实施“拉条挂账,逐一销号”。
l在村民聚居区附近扩大排查范围,鼓励村民提供线索,并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提高偏远地区的排查效率。
系统化治理
l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制定“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的策略。
l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和村民需求,选择成本低、易于维护且高效的治理方案,优先考虑资源化、生态化的治理措施。
常态化监督
l利用卫星遥感和水质监测等多种手段,对偏远地区的黑臭水体进行持续跟踪监管。
l对于出现返黑返臭现象的水体,分析原因并督促地方及时整改,不断完善长效管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