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暑期旅游热下的景区环卫难题

   日期:2024-09-06     来源:WIE工业官网    浏览:651    

暑期行将结束,一个多月时间以来,在家长们带着孩子兴致勃勃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或意犹未尽感受都市美好变迁的同时,景区的环境卫生与生态却为此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甚至破坏。鉴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后疫情时代文旅观光与康养等产业的爆炸式修复,假期出游人数将越来越多,往后全国范围内的景区环卫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今天我们就景区环卫难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来唠嗑唠嗑国内暑期旅游热及其所带来的环卫生态难题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与对策等。

 

1981年以前的旅游,一般强调的是国外游客的入境游,当时尚未有国内旅游一说,而且当时的游客主要来源于欧美和日韩等国。直到20世纪末,旅游业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表现在旅游景区的景点建设速度大大加快,特色旅游产品得到进一步的规划和完善。随着省会、旅游城市为核心的高等级公路和国道、省道提级改造以及一系列机场、高铁的修建和完成,旅游交通“瓶颈”问题的完美解决,为国内暑期游、长假游、老年团、自由行等旅游形式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源自《全国县域旅游发展研究报告2024》)

 

尤其是2008年实施春节、五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长假制度以来,“黄金周”概念深入人心,国内旅游业的人数和收入出现了井喷式增长,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

 

(图片源自CEIC电子简报)

 

(图片源自新华社)

 

今年进入暑假以来,全国旅游景区的“人从众”模式无一例外又成为了网络热点。打卡式旅游、特种兵式旅游等紧凑式游玩方式业助推了暑期旅游热浪一浪高过一浪。火爆的景区,加上火热的气温,在这场暑期旅游大戏中,怎一个“热”字了得。

陕西西安的兵马俑景区,大批游客赛跑式冲刺进入,仍免不了发出“兵在哪,马在哪,俑在哪,我的导游在哪”的喟叹。

 

甘肃敦煌景区千人驼队万人大合唱各种网络热梗层出不穷。晚上9时许,游客就早早地爬上鸣沙山,等待演唱会开始。据了解,2024年敦煌鸣沙山月牙泉万人星空演唱会在每天夜色降临时开始,每天时长约1.5小时,将持续至10月底。

 

(图片源自新甘肃@客户端)

 

全国各大博物馆提前7天预约,仍是放号即秒空。上海博物馆“对话世界”文物艺术大展系列第四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即使提前一个月开放预约通道,自7月17日在人民广场馆开幕后,由于人数众多还开放了夜场,但仍是一票难求

 

(图片源自中新网)

 

从青海湖、新疆伊犁、阿勒泰地区,到内蒙古呼伦贝尔,云南丽江、大理、香格里拉以及西藏拉萨、林芝等,无不都是暑期出行的热门方向。敦煌莫高窟的丝路研学、九寨沟大熊猫基地、三星堆博物馆的探索之旅等体验丰富的研学游产品也备受欢迎,同样是人潮如炽。最有特色的要算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村超”、“村排”等富有农趣农味乡村赛事活动;7月18日在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毛盖图社区开帷的鄂尔多斯草原村排暨沿黄九省区农牧民排球邀请赛,光开幕式现场就足足吸引了3万多人前来观看;而7月20日在贵州省榕江县举行的2024年“村超”总决赛文艺表演,同样也是座无虚席,热闹非凡

 
 

热闹就像洪水一样,潮水退后呈现给大家的往往是一片狼藉。不管是黄金周还是暑期旅游热,旅游垃圾已成为困扰很多景区的老大难问题。随着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对环境生态的无意识缺失,大部分热门景区的环卫工作压力山大,一些景区甚至正在遭受着人为破坏。

如位于陕西省渭南市的“奇险天下第一山”西岳华山在迎来五湖四海游客的背后,需要面对如何将每天高达20多吨的垃圾清运出山的难题。环卫人员平均每天要在陡峭的山路上走两万多步,甚至要在近90度的悬崖上捡矿泉水瓶,艰难和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图片源自网络)

 

青海省海西州的乌兰县,拥有着天空之境美誉之称的茶卡盐湖,一向被人们认为是人间最后一片净土。可近年来一到7月8月,游客们往远看依然是湖天一色如人间仙境的美景,但低头往近看,则是惨不忍睹的巨大垃圾场,景区环卫工人需要每天弯腰工作16小时,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清理出高达12吨的垃圾和废物

 

(图片源自网络)

 

威海作为游客们热衷的旅游胜地,一直以精致著称。尽管夜幕已经降临,但是幸福公园内的垃圾遍布情况依旧十分“醒目”,甚至如玻璃般透明的海水里,也随处是漂浮的垃圾,逼迫当地居民喊出了“幸福公园不幸福”的心声。

 

(源自网络)

 

远在祖国西南边疆的圣地西藏也不可避免成了重灾区。一面是转山者带着信仰与虔诚磕着长头,而一些旅游者却带着垃圾与亵渎凑热闹,转山转水变成了转垃圾形成极大的反差

 

(图片源自网络)

 

每年暑期或长假过后,类似上面所述的报道或新闻多如牛毛,许多美景一旦成为热门景点,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垃圾满地的环卫和生态困扰。由于涉及地区范围和部门广以及牵涉人员也众多,很难做到协调一致和全国一盘棋,处理起来难度极大,不少好的办法和措施,往往具体实施起来收效和成果也不是太理想。这里笔者把一些相对有效的方法简单总结一下,希望能对景区的环卫生态难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中央和各级政府作为管理方,除了要对旅游行业进行日常监管的同时,还需要高屋建瓴,从宏观上发挥好宏观管理和立法职能

 

(源自中国政府网)

 

要在组织各相关单位部门对景区垃圾废物做好分类基础上,将垃圾分类及处理方法等通过图文、媒体等,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和教育普及工作,让大家从意识和骨子里面认识到旅游垃圾处理与废物资源化的重要性,通过法律法规条例等强制与非强制性措施,促使游客在自己外出旅游时自觉地做到少产生垃圾、垃圾入桶等。比如,通过公共传媒向大家宣传景区废物主要包括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饮料瓶、玻璃瓶、金属、塑料筐或泡沫箱等,这些物品可以经过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厨余垃圾、垃圾袋、废弃餐巾纸、尿不湿、清洁灰土、污染较严重的纸、塑料袋等,这些垃圾通常不能通过回收利用,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有害垃圾包括废旧电池、灯管、废机油、农药等,这些物品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造成现实或潜在的危害,需要特别处理。

 

(图片源自网络)

 

景区废物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多样性复杂性上。景区中产生的废物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包装、游客使用的个人用品、建筑废弃物等。这些废物不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垃圾,还包括特定活动产生的特殊废物,如节日庆典中的装饰材料、食品加工剩余物等。此外,由于游客的行为差异,景区内还可能出现大量一次性用品的废弃物,如未用完的食品包装、纸巾等。因此景区废物的分类与处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分类和处理,以保护环境和维护景区的整洁。

 

一般而言,越是美好的景色,往往越是远离城市,回收处理垃圾的成本也越高。在一些山岭景区,管理部门甚至需要专门聘请“蜘蛛人”来清理垃圾。谁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垃圾成灾的景区。对管理方来说,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清理维护;对于千里迢迢赶来的游客来说,心目中的美景有了瑕疵,也会有些失望。明明是“多输”的局面,为什么这个难题久治不愈?从景区来说,当然主要还是要加强监管,对于破坏环境的行为,该批评教育的批评教育,该罚款的罚款

作为景区管理方,更应做好处置垃圾的预案工作。比如,可以提前配置一些垃圾运输应急队伍,确保应急期间的垃圾及时运输,招募一些志愿者在景区内进行文明出游的宣传教育工作。当然,有了垃圾处置预案,还需要景区和管理部门执行到位,垃圾如何回收再利用也应该是预案中的应有议题。

华山景区通过呼吁大家上山时尽量不要带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食品,可以带一些方便、对环境影响较小的食品,这样可以少产生垃圾,最好的方式是游客在上山时产生的垃圾自行带走,真正做到人人爱华山、人人保护华山的良性循环。陕西华山三特索道有限公司通过向全社会发出“爱中国 爱山河 ——游华山 倡环保”倡议书,通过设立环保宣传点,为游客发放环保垃圾袋,并详细介绍环保知识等方式来加强景区环卫建设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图片源自网络)

 

加强监管,也需要不落俗套。比如7月以来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举行万人演唱会,每天游客人数多达三四万人,接待压力可谓巨大,加之景区以沙漠环境为主,基础设施相对要薄弱不少,为了确保第二天景区的干净卫生,环卫工人不得不清理到凌晨三四点。景区管理方另辟蹊径,就通过给游客发垃圾袋、送小礼品、鼓励游客捡垃圾,引发不少关注。景区表示,近期游客接待量增多,山上垃圾也变多,环卫工人清理压力大,有时要清理到凌晨三四点。为了保持景区良好环境、减少环卫工人压力,景区开展“垃圾寻宝”活动,只要游客捡了垃圾回来,垃圾不下地,都可以到礼品车兑换小礼品。每天都有很多游客参加,尤其是小朋友。

为了缓解环境压力,茶卡盐湖景区通过专门定制可降解的租赁鞋套,同时安排了近200位保洁人员在景区内巡逻,另外景区还试图通过限流来减轻环卫和生态压力。需要注意的是,景区限流一定要科学合理和自律,不能单纯为了追求景区的效益而预测或确定一个很高的游客流量数据。

 
 

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哈熊沟景区,则通过因地制宜,增加垃圾桶数量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人员投入等,来减轻景区环卫压力,这可以算是一种最直接的解决方案。

(图片源自网络)

 

新疆伊宁和内蒙古的草场则通过立法和执法等强制性措施,来保护草原美丽风光的纯净与生态的完整性,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源自内蒙古日报)

 

游客也应提升自己的环境意识。随意丢弃垃圾看似小事,但垃圾处理却是一个真实而沉重的话题。虽然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在垃圾处理的问题上,很多人依然认为,只要这些讨厌的垃圾从眼前消失了就行。从视野中消失不代表垃圾已经妥善回收处理,要维护一个优美的环境,要付出大量看不见的努力

垃圾入桶,对于游客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已,对于景区管理来说却是一个难题。很多人在旅游途中,因为外部少了监管,自身又缺乏责任意识,于是对于平时不起眼的一些小毛病,就从“放松”变成了“放纵”,连垃圾入桶的小事都懒得去做了。

 

(源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旅游市场也在日益壮大。但是,部分游客的素质仍需跟上社会进步的步伐。无论何时何地,作为一名现代公民,遵守规则,爱护环境,都是一个人基本的素养。因此,当从不乱丢垃圾开始,提升我们的环境意识,展示我们的文明水平,爱护我们脚下的这一方土地。

 

中国是垃圾生产大国,对于普通人来说,垃圾处理的简单、随意且成本低廉,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垃圾处理成本的“无感”。在这一点上,不妨借鉴国外的经验,推行“污染者付费”制度,丢弃的垃圾越多,需要缴纳的费用就越多。这样不仅有利于减少垃圾的产生,更重要的是能够让人们切实感受到垃圾处理的压力,进而倒逼环保意识的提升

更多精彩资讯,可关注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 2025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将于6月3-5日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虹桥)隆重召开。世环会【工业节能与环保展】拥有26万平米展示面积,涵盖了上海国际水展、上海国际泵阀展、上海国际环保展、上海环境监测展、上海节能装备展、上海管道系统展六大主题展会。4000多家品牌展商齐聚,全面展现水处理、膜、泵管阀、废气/固废、环境监测/过程控制、风机、压缩机、工业热泵、工业管道等污染物防治先进产品技术,以及为工业和市政在环保和节能领域提供解决方案,打造专注节能减排与低碳环保的世界环境博览会平台,旨在为全行业提供系统化绿色解决方案。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收藏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