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推动工业领域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已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一环。鄂尔多斯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工业基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一系列具体而深入的方案,旨在通过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等举措,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以下是对《方案》中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部分及相关重点项目清单的详细阐述。
在《方案》中,鄂尔多斯市明确提出要推动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这是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该市计划在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杭锦经济开发区、蒙苏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工业园区内,大力推进终端用能领域的电能替代工作。这包括推广工业电密炉、热泵、蓄热式与直热式工业电锅炉的应用,以替代传统的燃煤和燃油方式,推动新增热负荷的电能替代进程。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显著降低园区的碳排放,还能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为了确保电能替代工作的顺利实施,鄂尔多斯市还计划在园区内统一建设供热管网和供电线路及设施,进行热电一体化设计、建设和输送。这一做法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用电和用热成本,还能提升园区的整体能源管理水平。同时,该市还支持蒙苏经济开发区建设“样板型”零碳产业园,通过布局结构合理、功能要素齐全、上下游产业配套以及产业技术领先等举措,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零碳园区。这不仅为其他园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也为鄂尔多斯市乃至全国的工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
除了电能替代和零碳园区建设外,鄂尔多斯市还注重在产业门类较齐全的园区内开展系统性节能技改工作。在棋盘井产业园、蒙西产业园、大路工业园区等地,该市充分利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能源品位差异,实现高温散料与液态熔渣余热、含尘废气余热以及低品位余能的循环互补利用。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园区的整体能源利用水平,还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鄂尔多斯市同样不遗余力。该市加强园区污水收集处理、集中供热等减污降碳协同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鼓励有工业蒸汽需求的园区建设集中供汽动力岛。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园区的环境管理水平,还能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该市还督促指导鄂托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里格经济开发区等地开展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工作,定期调度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情况,指导建立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评价方法,并推动出台相关管理政策。这些举措为园区的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为了引导更多企业积极参与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工作,鄂尔多斯市还鼓励其他园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潜力评估,并打造标杆项目和企业。该市积极探索符合园区特点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旨在通过树立典型、推广经验等方式,推动全市工业领域的绿色发展进程。
在《方案》的基础上,鄂尔多斯市还列出了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重点项目清单,其中政府投资7.5亿元支持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乌审旗、达拉特旗、杭锦旗等地的12个清洁取暖改造项目。这些项目涵盖了空气源热泵采暖改造、清洁取暖改造以及煤改电工程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提升供暖效率、降低碳排放等方式,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具体而言,这些清洁取暖改造项目包括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蒙西镇、苏米图苏木等地的空气源热泵采暖改造项目,以及鄂托克前旗昂素镇、敖勒召其镇、上海庙镇等地的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项目和煤改电工程。此外,乌审旗嘎鲁图镇、苏力德苏木、乌兰陶勒盖镇等地也分别实施了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项目和牧区清洁能源供暖改造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供暖质量,还能显著降低碳排放量,为区域绿色发展贡献力量。
在杭锦旗锡尼镇,当地政府还实施了平房区散煤治理集中供热工程。这一工程通过集中供热的方式替代了传统的散煤供暖方式,不仅提高了供暖效率和质量,还降低了碳排放量。这一举措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环保的供暖方式,也为区域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典范。
综上所述,鄂尔多斯市在推动工业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实施电能替代、零碳园区建设、系统性节能技改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举措,该市不仅提升了园区的整体能源利用水平和管理水平,还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同时,通过实施清洁取暖改造项目等具体行动,该市还为区域绿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这些举措的深入推进和不断完善,鄂尔多斯市将在工业绿色发展领域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