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 VOCs 废气治理相关内容的解读》
2025 年 3 月 1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节〔2025〕49 号,以下简称《意见》),这一重磅文件的出台,旨在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万亿级产业,为我国环保事业注入强大动力。在众多环保领域中,VOCs(挥发性有机物)废气治理作为当前环保工作的重要一环,也在该《意见》中得到了重点关注。以下将从不同方面深入解读《意见》中涉及 VOCs 治理产业的关键内容,并附上《意见》原文,以供参考。
一、技术研发与转化:创新驱动 VOCs 治理技术升级
(一)关键技术攻关助力 VOCs 治理装备研发
《意见》明确指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装备是中试平台重点支持的方向之一。这意味着在 VOCs 治理领域,将得到更多政策资源的倾斜,以推动相关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具体而言,高性能解决方案如高效吸附材料、催化燃烧技术等的研发将得到有力支持。高效吸附材料对于 VOCs 的吸附效率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降低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催化燃烧技术则是一种高效的 VOCs 处理方法,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使 VOCs 在较低温度下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同时还能回收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这些关键技术的攻关,将为 VOCs 治理装备的升级换代奠定坚实基础,提高治理效果和经济性。
(二)智能技术融合提升 VOCs 治理装备智能化水平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数字孪生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意见》鼓励利用这些先进技术开发智能化 VOCs 监测及治理装备,这将为 VOCs 治理带来革命性的变化。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对 VOCs 的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精准预测排放趋势,提前采取治理措施,避免超标排放。大数据技术则能够整合海量的监测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规律,为治理方案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数字孪生技术则可以构建 VOCs 治理装备的虚拟模型,实现对装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远程运维,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这种智能化的 VOCs 治理装备,不仅能够提升设备的远程运维能力,还能显著提高能效水平,降低运营成本,为 VOCs 治理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二、市场应用推广:引导 VOCs 治理装备走向规模化
(一)用户评价机制推动高质量装备应用
在市场应用方面,《意见》提出了建立环保装备用户评价机制的举措。对于 VOCs 治理装备而言,这将引导用户在采购过程中更加注重装备的综合性能,包括能耗、效率、运维等关键指标。以往,市场上部分用户可能仅以价格作为采购的主要考量因素,导致一些低质低价的 VOCs 治理装备流入市场,影响了治理效果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而用户评价机制的建立,将促使用户更加理性地选择高质量的 VOCs 治理装备,推动行业向优质优价的方向发展。同时,第三方机构将在用户评价的基础上发布环保技术装备推荐清单,这将进一步强化市场导向,为用户选择合适的 VOCs 治理装备提供参考依据,促进高质量装备的规模化应用,提升整个行业的治理水平。
(二)产需对接与案例推广激发市场需求
为了更好地推广 VOCs 治理装备,《意见》还强调了强化环保技术装备供需对接的重要性。通过定期制修订《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能够明确 VOCs 治理装备在国家环保战略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为装备制造企业与需求用户搭建有效的对接渠道。此外,加大重点工程优秀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将有助于用户更直观地了解 VOCs 治理装备的实际应用效果和优势,激发市场需求。例如,一些在 VOCs 治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企业案例,可以通过媒体宣传、行业研讨会等形式进行推广,让更多潜在用户认识到 VOCs 治理装备的重要性和可靠性,从而推动市场需求的增长,促进 VOCs 治理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产业链协同升级:拓展 VOCs 治理产业边界
(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引领 VOCs 治理转型
在当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意见》提出了推动污染物治理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转型的要求。对于 VOCs 治理产业来说,这意味着要开发多污染物(VOCs、颗粒物等)协同治理技术,将废气治理与碳减排紧密结合。VOCs 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减排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不仅可以同时去除多种污染物,提高治理效率,还能降低设备的能耗和碳排放,推动 VOCs 治理装备向低碳化、资源化方向转型。例如,一些企业正在探索将 VOCs 治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用于企业的其他生产环节,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这种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模式将成为 VOCs 治理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国际化布局助力 VOCs 治理装备走向世界
《意见》还特别强调了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性。对于 VOCs 治理装备企业而言,这将为其拓展国际市场提供有力支持。我国在 VOCs 治理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部分企业具备了较强的技术优势。通过鼓励这些企业参与海外环保工程及国际标准制定,能够提升我国 VOCs 治理装备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例如,企业可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环保项目建设,将我国先进的 VOCs 治理技术和装备推向国际市场,实现技术输出和设备出口。同时,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将有助于我国 VOCs 治理装备企业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的规则和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 VOCs 治理装备技术服务“走出去”,在全球环保舞台上展现中国力量。
四、标准与监督保障:规范 VOCs 治理装备市场秩序
(一)标准体系完善规范 VOCs 治理装备质量
完善的环保装备标准体系是保障 VOCs 治理装备质量和市场秩序的关键。《意见》提出要健全环保装备细分领域产品标准体系,推进非标产品系列化、成套化。针对 VOCs 检测仪器、在线监测设备等细分领域,制定详细的技术规范,明确产品的性能指标、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这将有助于规范 VOCs 治理装备市场,防止低质量、不合格的产品进入市场,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同时,通过制定能耗、水耗、运维、寿命、安全等强制性标准,能够促使 VOCs 治理装备企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设备运行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加强环保装备重点领域急需的在线、现场监测仪器等计量技术规范的研制,将为 VOCs 治理装备的检测和校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政策扶持助力 VOCs 治理装备企业发展
为了推动 VOCs 治理装备产业的发展,《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扶持措施。符合条件的 VOCs 治理装备项目可以享受设备更新政策、首台套保险补偿及绿色金融支持。这些政策将有效降低企业研发和采购成本,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例如,设备更新政策可以帮助企业及时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的 VOCs 治理装备,提升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治理水平。首台套保险补偿政策则能够降低企业在研发和推广首台套 VOCs 治理装备时的风险,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绿色金融支持则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解决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助力 VOCs 治理装备企业快速成长,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壮大。
五、《意见》原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关于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
工信部联节〔2025〕49 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生态环境、市场监管主管部门:
环保装备制造业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技术保障。为巩固提升环保装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对环保装备的发展需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科技创新,强化技术应用,加快行业转型,优化发展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主要目标是:力争到 2027 年,先进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标准体系更加健全,重点领域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基本补齐,“长板”技术装备形成国内主导、国外走出去的优势格局,构建较为完备的环保装备供给体系。到 2030 年,环保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自主可控,长板技术装备优势进一步扩大,环保装备制造业行业规模、产品质量、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培育一批产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从传统的污染治理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全面升级。
二、推动关键环保技术装备研发攻关**
(一)开展关键技术“揭榜挂帅”。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堵点卡点,实施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三年提升行动,围绕高盐废水处理回用、干式烟气净化、持久性有机物识别监测等关键技术开展“揭榜挂帅”,突破专用传感器、低温脱硝催化剂等一批基础零部件、材料药剂和控制装置短板,加快成套技术装备攻关。
(二)创建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优化环保装备领域战略科技力量,推动优势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联合建设环保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通过“公司 + 联盟”的组织模式,整合相关创新资源,布局前瞻性、颠覆性技术开发应用,为行业发展提供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扩散和首次商业化服务,带动传统工艺和产品绿色低碳改造。
(三)打造环保装备中试平台。面向污染防治急需的高性能水处理膜、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装备、新污染物检测设备等领域,引导龙头企业牵头搭建高水平中试平台并适度开放,提供技术研发转化、产品性能测试、仪器设备共享、设备应用验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三、加快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四)探索建立环保装备用户评价机制。鼓励用户企业在采购中综合考量环保装备性能、效率、能耗、水耗、寿命、运维等指标,引导优质优价采购,避免单一价格因素中标。指导第三方机构在用户评价基础上发布环保技术装备推荐清单,推动优质装备更大规模推广应用。
(五)强化环保技术装备供需对接。定期制修订《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国家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搭建环保装备制造企业与需求用户的有效对接渠道。加大重点工程优秀案例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环保装备领域产融合作,推动金融资源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鼓励行业协会、园区企业、高校院所等开展先进环保装备技术交流、供需对接等活动。
四、培育行业发展新动能**
(六)推动污染物治理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转型。推动大气治理、污水治理、固废处理装备企业研发新工艺技术,开发新型多污染物治理技术装备,助力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细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污染物协同削减,提升设备能效碳效水平,推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企业扩展温室气体减排、新污染物治理、新兴固废处置等业务。
(七)支持优势环保装备企业“走出去”。推动环保装备企业积极承建国际节能环保成套装备工程,扩大环保技术和设备出口。推动成立国际环保装备科技组织,支持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环保装备科技合作计划,开展海外合作投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打造国际承包、海外研发、跨境电商、产品贸易一体化的跨国企业,提升产品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环保技术装备“走出去”。
(八)提升传统环保装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环保装备设计、生产、使用、运维等各环节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围绕智慧水务、管道清污、环境监测等领域研发一批环保机器人、智能化污染治理装备、远程运维装备,加快仿真模拟软件、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推广应用。
五、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九)强化政策引导。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装备项目更新改造。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支持环保技术装备攻关和中试平台建设。落实好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政策,支持先进环保技术装备推广应用。适时研究对环保装备产品的政府采购支持政策。加大环保装备领域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力度。
(十)完善环保装备标准体系。健全环保装备细分领域产品标准体系,推进非标产品系列化、成套化。成立环保装备行业标准化组织。制定能耗、水耗、运维、寿命、安全等强制性标准。加强环保装备重点领域急需的在线、现场监测仪器等计量技术规范的研制。组织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提高我国企业申请国际标准项目成功率。积极参与脱硫脱硝除尘、市政污水处理、大型垃圾焚烧炉等优势装备国际标准研制。
(十一)加强人才建设。依托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等平台,开展环保装备工程师和“工匠”培训。利用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等支持环保装备领域创新企业家、先进制造技术人才和先进基础工艺人才培养,推动高校从企业人才定制角度加大环保技术装备工程技术人员培养力度。鼓励行业协会、标准化组织服务于企业海外市场拓展开展专业培训。
(十二)优化市场环境。完善产品质量等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环保装备质量监督管理。制修订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装备企业发放绿色债券,拓展融资渠道。利用有关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等加大对环保装备技术创新、智能制造、服务转型支持力度,营造支持产业发展良好金融生态。
工业和信息化部
生态环境部
市场监管总局
2025 年 3 月 4 日
综上所述,《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 VOCs 废气治理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从技术研发与转化、市场应用推广到产业链协同升级以及标准与监督保障等多个方面,都对 VOCs 治理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VOCs 治理企业应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拓展市场应用,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我国环保事业和 VOCs 治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