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硬核出击”:以创新“拳头产品”在全球竞争中释放无限潜能
央视网消息:在全球化经济浪潮奔涌向前的当下,民营企业宛如中流砥柱,以其独特的创新活力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5年前5个月,重庆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实现进出口1442.3亿元,占重庆外贸进出口总值的49.2%,成功撑起了重庆外贸经济的半壁江山。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商业版图中,有一家民营企业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在新材料、新应用等工业化细分领域不断实现技术突破,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微观世界的“结构革命”:“飞机棉”的诞生与突破
想象一下,将一粒看似平凡无奇的沙,经过一系列复杂而精密的工艺,变成一根纤细的纤维,再将无数根这样的纤维精密地编织在一起,最终制成空气过滤纸。当通过2000倍的显微镜观察时,一场微观世界的结构革命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这些被称为玻璃纤维的新材料,超细且柔软,仿佛是微观世界中的精灵,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再升科技纤维研究院院长李志勇介绍,飞机材料有着极为特殊且严格的要求。在万米高空,飞机面临着各种极端环境的考验,因此材料必须具备阻燃、防水、防潮等性能,而隔音和隔热则是最基础的性能。为了验证材料的性能,科研人员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在一个模拟极端环境的实验中,火焰温度高达1200摄氏度,然而这种玻璃纤维材料只是微微泛红,却不会烧出一个洞或者被烧破。这一惊人的表现,充分证明了其卓越的性能。
再升科技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持续的创新,成功攻克了核心技术,成为全球仅有的3家能够生产“飞机棉”的企业之一。这一重大突破,让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掌握航空级超细纤维棉量产技术的国家。2021年,企业生产的第一批“飞机棉”正式交付并配套到首架C919上。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标志着中国在航空材料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也意味着小纤维开启了大循环的新征程。此后,美国企业也纷纷前来下订单,这无疑是对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实力的高度认可。
目前,再升科技获得的221项专利中,有91件是发明专利。在这面挂满荣誉的墙上,来自国产大飞机C919的试验认证被单列出来,显得格外耀眼。这不仅是对企业“硬科技”背后“软实力”的自我证明,更是对民营企业能更多参与“国家队”征程的期待。它激励着更多的民营企业勇攀科技高峰,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产业链延伸:“飞机棉”开启多元应用新赛道
经过数年的探索与实践,再升科技不仅具备了与国外同类产品“扳手腕”的实力,更在不断延伸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的生态链,开辟更多的新赛道,创造生产生活新空间。
毗邻重庆江北机场,有一处独特的存在——咖啡馆和办公楼的屋顶就是航道。高峰时,平均每3分钟就有一架飞机掠过。再升科技大胆尝试,将“飞机棉”的创新成果改造成应用体验中心。再升无尘空调事业部总经理袁良华介绍,这个墙体和普通的墙有着本质的区别,里面运用了不同款式的“飞机棉”。在正常的室外环境中,噪声可能会达到50—60分贝,但在这个体验中心里,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这背后的原理在于,科研人员把超细的玻璃纤维做到极限,再通过合理的比例搭配形成多孔结构分布。这种独特的多孔结构,就像一个巨大的“声波陷阱”,能够使声波在其中发生更多的碰撞和反射,从而有效地减弱声波的传播。不仅如此,它还可以有效地阻隔过滤灰尘、病毒以及空气和水体中的有害物质等,为人们创造一个洁净、安静的环境。
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金明表示,企业并没有满足于现有的成果,而是不断探索创新,将材料转化为装备,应用到更多的领域。比如医院、手术室,这些对环境洁净度要求极高的场所,再升科技的产品能够为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在洁净车间领域,能够确保产品的生产质量;还可以应用到汽车、高铁等交通工具上,提升乘客的乘坐体验。未来,企业还计划将其应用到家装、生活、办公等领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给新能源车电池安装“隐型空调”,为半导体材料打造无菌车间,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定制“耐压盔甲”……从天空到深海,从国家工程到美好生活,再升科技正以核心技术赋能更多应用场景,一场全面而深入的实践正在蓬勃开展。一些重金投资国内市场的欧洲企业,也被再升科技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所吸引,开始主动寻求与企业在洁净空气领域的深度合作。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家民营企业凭借着创新的“拳头产品”,在新赛道上实现了逆袭。它不仅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像再升科技一样,以创新为引领,在全球竞争中释放出无限潜能,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