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变“充电宝”!这个青年团队一干就是十年

   日期:2024-12-09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120    

引言: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崛起与挑战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储能技术成为了实现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环节。液态空气储能(Cryogenic Air Energy Storage, CAES)作为一种新兴的长时储能解决方案,因其大规模、长时效、环境友好、安全稳定等特性而备受关注。不久前,中国绿发中绿中科公司凭借其创新设计的“6万千瓦/60万千瓦时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在由共青团中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的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中荣获金奖。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液态空气储能领域的重大突破,更展示了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能力。

 

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优势与应用场景

液态空气储能技术通过将空气压缩并冷却至液化状态储存能量,在需要时再将其加热膨胀以驱动涡轮机发电。这项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

 

大规模存储:能够处理大量电力,适用于大型电网级别的储能需求。

长时效储能:可以长时间保存电能,特别适合于调节日间波动较大的可再生能源输出。

环境友好:整个过程几乎不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安全稳定:相比化学电池等其他形式的储能方式,液态空气储能在安全性上有明显优势。

长寿命:由于没有电化学反应参与,系统的使用寿命较长。

布置灵活:不受地理位置限制,既可以在城市中心也可以在偏远地区部署。

此外,液态空气储能技术还可以与其他形式的能源如LNG(液化天然气)、光热以及传统火力发电厂相结合,提高综合效率和服务范围。尤其是在中国的“沙戈荒”地区——那些风力和太阳能资源丰富但地理条件恶劣的地方,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应用对于解决风光发电的间歇性和电网稳定性问题至关重要。

 

技术研发背后的团队故事

中绿中科公司的首席科学家王俊杰带领着一支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组成的科研团队,他们长期致力于空气储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王俊杰指出:“相比其他长时储能技术,液态空气储能在‘沙戈荒’地区耦合新能源基地更有优势,并且是当前唯一可大规模利用LNG冷能的方式,解决了LNG冷能利用的世界性难题。”

 

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85后的季伟不仅是中绿中科公司的总工程师和首席专家,也是此次获奖项目的实际负责人。他回忆道:“当我接到负责青海60MW液态空气储能项目的设计和建设任务时,内心充满了压力。虽然我从事空气储能基础应用研究已经超过了十年,但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工业应用经验。”新一代液态空气储能采用储罐而非洞穴来储存液化的空气,这看似简单的改变背后,实际上是整个系统设计理念的重大革新。为了确保设计方案最优,研究团队必须对每一个细节进行精细考量,从阀门到管道,乃至每个流程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整体布局重新调整。

 

团队协作与攻坚克难

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季伟和他的团队展现出了非凡的合作精神。“第一次做这么大规模的项目,我们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困难。每当遇到难点,团队成员不分昼夜地研究讨论,直到找到解决方案。”他说。团队平均年龄仅有30岁,却拥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强烈的使命感。这种年轻的力量为项目的成功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90后的刘纪云是中绿中科公司振兴杯团队的队长,在寻找合适的换热器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在研发过程中,他们发现空气液化所需的蓄冷介质可能会对换热器造成腐蚀,但查阅文献资料后并未找到确切的答案。为了消除任何可能存在的风险,刘纪云和他的同事们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腐蚀性试验,最终确认蓄冷介质对换热器材质的影响微乎其微。“即使这个结论看似无关紧要,但在工程建设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里,哪怕只有1%的可能性存在隐患,我们也必须彻底排除。”刘纪云解释道。

 

创新技术成果及其意义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中绿中科公司的青年团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例如,他们自主设计了单筒处理量最大、运行温度/压力最高的空气纯化装置以及自液化/复温一体式冷箱;同时,还联合设计出全球最大规模水平剖分式离心压缩机组和疲劳寿命长、换热温差小的全焊接板式换热器。这些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系统的性能,也为未来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技术支持。

 

未来的展望与社会责任

随着60MW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的即将投产运行,这支年轻的团队感到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他们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终于得以落地实践;紧张则源于对项目的高度责任感——必须确保一切顺利进行。“看着我们的技术真正应用于现实世界,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一位团队成员感慨地说。

 

中绿中科公司董事长王新东表示:“我们首次突破性地设计了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同类项目。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是对于液态空气储能技术应用的巨大推动。”他还提到,公司将牵头成立中国液态空气储能产业联盟,旨在促进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交流,共同迎接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

 

总之,中国绿发中绿中科公司的这次获奖不仅是对公司科研实力的认可,也为中国乃至世界的清洁能源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它证明了即便是在最严酷的自然条件下,只要有一群充满热情的年轻人不懈努力,就能够创造出改变世界的科技成果。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项目的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液态空气储能技术将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收藏
7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