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铸剑,创新领航 江苏省持续深化藻类监测设备比对工作

   日期:2025-02-07     来源:环保在线    浏览:117    

在构建生态文明、确保湖库生态安全的重要背景下,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于202516日至9日,在苏州太湖野外水质与蓝藻综合观测站,携手多家单位共同开展了一场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藻类监测设备比对工作。此举旨在进一步筑牢湖库生态安全屏障,精准把握藻类生长动态,同时强化太湖藻类监测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确保监测工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太湖乃至全省重点湖库的生态健康保驾护航。

多方联动,共筑数据精准防线

藻类监测设备比对工作,作为江苏省环境监测体系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已经连续实施了三年。从最初的8家单位参与,到如今汇聚了来自11个驻市环境监测中心及设区市监测监控中心的共26家单位,携带41台先进的湖体巡测便携式仪器,参与规模与积极性均实现了质的飞跃。这充分体现了江苏省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决心与行动力,也彰显了各部门间协同作战、追求精准的坚定信念。

在这三年间,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始终坚持协同联动,追求精准的核心理念,通过实验室校准与现场比对的双重检验,确保每一份监测数据都真实、准确、可比。这一过程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为太湖等重点湖库的安全度夏应急防控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有效提升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效率与质量。

精确校准,消除误差,确保数据一致性

在太湖野外观测站,仪器校准比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首先,通过严格的实验室校准流程,确保所有监测设备均能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为后续的现场监测打下坚实基础。随后,监测人员利用这些设备在实时条件下采集湖库藻类数据,通过对比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监测结果,精准定位设备间的误差范围,并立即开展一对一的性能调试与优化工作。这一过程不仅大幅提升了监测数据的一致性与准确性,还有效消除了因设备差异导致的误差,为后续的监测工作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知识共享,精进技能,激发创新活力

在比对工作现场,监测人员还围绕设备操作细节、数据研判技巧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资深监测专家倾囊相授,将自己在长期实践中积累的操作经验和研判技巧无私地分享给年轻同事;而青年监测人员则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展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这种知识共享、技能互学的氛围,不仅深化了监测人员对设备性能和监测方法的理解,还进一步拓宽了他们的专业视野,为监测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创新思维。

精益求精,筑基生态建设,探索科技前沿

展望未来,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将以此次比对工作为契机,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机制,持续巩固全省湖体藻类监测仪器联合校准的成果。同时,中心还将大力推进高新技术在藻类监测领域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卫星遥感等前沿技术在藻类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场景与效果评估方法。通过提升监测数据的真、准、全、快、新水平,为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江苏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结语:迈出新步伐,构筑生态安全基石

此次藻类监测设备比对工作的圆满成功,不仅标志着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在新的一年里为守护湖库生态安全迈出了坚实有力的一步,更充分展示了江苏省监测队伍协同作战的卓越能力与深厚底蕴。这一成果不仅为全省湖库藻类监测工作树立了全新的标杆与典范,更为实现湖库水生态环境的长治久安构筑了更加坚实的基石与保障。在未来的日子里,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家园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注: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更多>同类资讯

相关产品推荐
预约
7
收藏
42
扫一扫打开小程序
021-33231363/1371/1336
关闭